一个人看世界犹如照镜子,镜子中照出的不是人妍媸美丑的外表,而是他那形形色色的灵魂。
人的感情是多变的,世界也会因之而多变。当心爱的人走了,你周围的美景就会荡然无存,心中惟有孤单和悲伤。怪不得柳永会咏出“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词句,也难怪《悲惨世界》中的痴情者会这样诉说:“你走了,也带走了我天空的太阳,我的世界从此变得黑暗。”一个人的心情遥控着一个世界:在忧愁者心中,世界是灰暗的;而在乐天派心中,世界又是何等的美好。
听说过德兰修女的故事吗?软弱多病,肮脏不堪的人谁还会去照顾他?只有像德兰这样充满美好信念的人才会来承担这份责任。当爱滋病将人类扰得人心惶惶的时候,非洲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将一个患了爱滋病的小孩抚养到了十几岁。是信念和爱心驱使她们跨越了疾病、恐惧的障碍,在这两位女性的眼中,世界都是美好的。
心存何物,万物皆成何物。葛朗台心中仅存的是金子,于是一切都成了金子。妻子生病请医生看病,在他眼里就意味着金子的流失;女儿的婚事,在他眼里也就成了金子的来源。即使到临死之时,吝啬鬼的眼中充满的仍是金色的光芒,爱情、亲情等都已不复存在。还有那“可敬”的唐吉诃德,不也是如此吗?他心中充满了骑士的幻想,带着仆人所穿的骑士服,把羊群当成猛狮,把风车看成魔鬼……的确,在那骑士的年代里,一切的真实都已经不复存在。心存之物——骑士思想,主宰着中世纪人们的人生,于是才有了诸如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诃德为我们所演绎出一幕幕的“荒唐”与“滑稽”。
由是观之,心存之物的优劣对于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你若想游戏人生,那必将一事无成,因为在你的眼中一切都会成为戏中情、戏中景,你的斗志就会从此而烟消云散;你若能够心存“不满足”,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动力,因为在你的眼中涌浪不能容忍山涧的狭窄,雏鹰不会安于卵壁的黑暗。
心逐物为邪,物随心为正。不将罪恶存放在心中,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善良。保持你心灵之镜的洁净,让心中的太阳因此而光芒无限;澄清你心灵的池塘,让我们的社会因你而美好无比。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唐玄宗为博“回眸一笑”“走千里”送荔枝,汉成帝为看看赵飞燕的一曲“轻身舞”罢废许皇后,韩星们为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容颜忍痛挨刀.古往今来,美貌似乎一直被人们所看重.我不以为然.
猪八戒照镜子,看到镜中丑陋无比的自己,一气之下把镜子摔碎,定睛一看,每个碎镜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太过看重外貌,要知道即使有再倾国的容貌也不过是“绣花枕头”.所以,不必为陋颜而自卑,莎翁说过“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真正经久不衰的是内在”.
在内涵与贡献面前,容颜会自然地被人们所忽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网罗天下名士时的任人唯贤,实行有利社会发展的治国之策时的圣明,打赢多场战役时的将帅之才,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渐渐忘记了他那“奇特”的长相——麻子脸、高颧骨、长下巴,比起猪八戒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由此可见,不论长得怎样,只要有才能有内涵有贡献,人们都会乐于接受与爱戴.于君王如此,于我们更是这样.
面对他人时,内涵与贡献可以遮去你外貌上的遗憾,但是当面对自己时,更需要的是一颗敢于正视自己,坦然接受的自信.
台湾著名男歌手赵传的走红被很多人归功于他歌声的魅力.在美女帅哥盛行的娱乐圈,长相平平的赵传却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批忠实粉丝,其中不乏一些年轻的小女生、仅仅是因为歌声魅力么?我觉得不全然,赵传的成名作是一首叫《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歌,在我看来,这才是他走红的真正原因,他不仅能正视自己的长相,不以此为耻,而且能自信地唱出来,正是这份自信与坦然地人格魅力打动了万千歌迷.
如果八戒能勇敢面对自己的长相,接受它,展示它,也许就会发现我们更多地觉得他的是可爱.
转看当今社会有多少成功人士拥有那“闭月羞花”之容?由是我想,如果外貌重要,哪里来这么多有才之士?如果外貌重要,何不把高考改成选美?如果外貌重要,朱晓明如何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走得那么远?
看重外貌这一现象,小而言之,只是不注重内在的体现,大而言之,就是价值观的偏离,判断力的缺失.好在,这样肤浅无知的人只是少数.我们只要记得,在这些“无知小儿”的面前,不要自卑,自信的用你的内在说话.要相信每一个猪八戒都能变成孙悟空.
八戒,下次照镜子的时候,记得对着镜子说“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