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jìng
(1) ㄐㄧㄥˋ
(2)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致~。~重(zh恘g )。~爱。~仰。恭~。~辞。~慕。~献。
(3) 表示敬意的礼物:喜~。寿~。
(4) 有礼貌地送上去:~酒。~香。
(5) 谨慎,不怠慢:慎始~终(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
(6) 姓。
(7) 郑码:ERJM,U:656C,GBK:BEB4
(8) 笔画数:12,部首:攵,笔顺编号:122352513134
参考词汇
--------------------------------------------------------------------------------
respect respectfully
详细注解
--------------------------------------------------------------------------------
敬
jìng
〔动〕
(1)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2) 同本义 [respectfully]
敬,肃也。——《说文》
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
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敬诺。——《战国策·赵策》
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敬闻命关。——唐·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敬身(施礼);敬慎(恭敬谨慎)
(4) 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treat carefully]
敬,警也,恒自肃警也。——《释名·释言语》
既敬既戒。——《诗·大雅·常武》。笺:“敬之言警也。”
敬事而信。——《论语·学而》
居敬而行简。——《论语·雍也》
慎始而敬之。——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敬事(谨慎做事;恭谨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逊(敬慎谦逊);敬虔(庄敬虔诚);敬明(谨慎严明)
(6) 尊重,尊敬 [respect]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北虽貌敬。——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7) 又如:敬学(尊重学问);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后食(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爱儿童);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8) 有礼貌地送上 [茶、酒、烟等] [serve]。如:敬酒;敬烟;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词);敬赵(完璧归赵;奉还)
词性变化
--------------------------------------------------------------------------------
敬
jìng
〔名〕
(1) 敬意或谢意 [present]。如:喜敬;贺敬
(2) 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gift]
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冯梦龙《警世通言》
(3) 又如:节敬;茶敬
(4) 姓
静
jìng
(1) ㄐㄧㄥˋ
(2)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3)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4) 安详,闲雅:~心。~坐。
(5) 古同“净”,清洁。
(6) 姓。
(7) 郑码:CIRX,U:9759,GBK:BEB2
(8) 笔画数:14,部首:青,笔顺编号:11212511355112
参考词汇
--------------------------------------------------------------------------------
whisht
动
详细注解
--------------------------------------------------------------------------------
静
jìng
〔形〕
(1)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2) 安静;宁静 [quiet;tranquil;peaceful]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国语·晋语》
本朝不静。——《吕氏春秋·音律》
静乃明几。——《吕氏春秋·审分》
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
清和肃穆,莫不静畅。——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
(3) 又如:静雅(安静);静鞭(帝王仪仗的一种,鞭形,振之作响,令人肃静。也叫“鸣鞭”);静办处(安静的地方)
(4) 静止,物体不运动(跟“动”相反) [still;motionless]
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本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5) 又如:静物(静止不动的物体);静美(静止形态的美);静风(空气无显著的运动);静海(平静的海);静流(死水)
(6) 没有声响;寂静 [silent;quiet]
茅檐人静。——陆游《夜闻杜鹃》
静间按些。——《楚辞·招魂》
(7) 又如:静巉巉(静碜碜,静沉沉。形容沉静、静悄悄);静荡荡(寂静空旷的样子);静室(静舍。清静的居室。寺院)
(8) 沉着,冷静 [sober;calm]。如:静言(沉静地思考);静钝(沉着冷静,不露锋芒);静处(冷静地立身处世)
(9) 贞洁,不轻佻 [chaste]。如:静女(贞静、不轻佻的女子);静专(贞静专一)
(10) 同“净”。干净,纯净 [clean;pure]
其告维何,边豆静嘉。——《诗·大雅·既醉》
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淮南子·本经》
(11) 又如:静扫(打扫干净);静青(纯青);静嘉(洁净美好)
(12) 恬淡;平和 [peaceful]。如:静退(恬淡谦逊);静意(静心,不动心意);静好(安定美好)
(13) 善 [good]
东门之栗,有静家室。——《艺文类聚》引《韩诗》
(14) 倦怠 [tired]
其静也,日减其所有,而损其所成。——《太玄》
词性变化
--------------------------------------------------------------------------------
静
jìng
〔动〕
(1) 清理;使干净 [put in order;sort out]
(2) 又如:静狱(清理牢中的囚犯);静室(清扫居室)
(3) 使安定 [stabilize]
大匡用惠,施舍静众。——《逸周书·大匡》
(4) 又如:静心(使心灵安定);静民(安定民心);静边(安定边境)
(5) 通“诤”。直言相劝,止人之失 [admonish]
陈言而伏,静而正之。——《礼记·儒行》
静
jìng
〔名〕
(1) 古州名 [Jing prefecture]
(2) 唐置。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
(3) 辽置。在今辽宁省境
(4) 通“情”。真情 [the facts]
中静不留,裕德无求。——《管子·势》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礼记·乐记》
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礼记·表记》
饰貌者不情。——《大戴礼·文王官人》
(5) 姓
敬
jìng
(1) ㄐㄧㄥˋ
(2)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致~。~重(zh恘g )。~爱。~仰。恭~。~辞。~慕。~献。
(3) 表示敬意的礼物:喜~。寿~。
(4) 有礼貌地送上去:~酒。~香。
(5) 谨慎,不怠慢:慎始~终(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
(6) 姓。
(7) 郑码:ERJM,U:656C,GBK:BEB4
(8) 笔画数:12,部首:攵,笔顺编号:122352513134
参考词汇
--------------------------------------------------------------------------------
respect respectfully
详细注解
--------------------------------------------------------------------------------
敬
jìng
〔动〕
(1)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2) 同本义 [respectfully]
敬,肃也。——《说文》
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
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敬诺。——《战国策·赵策》
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敬闻命关。——唐·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敬身(施礼);敬慎(恭敬谨慎)
(4) 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treat carefully]
敬,警也,恒自肃警也。——《释名·释言语》
既敬既戒。——《诗·大雅·常武》。笺:“敬之言警也。”
敬事而信。——《论语·学而》
居敬而行简。——《论语·雍也》
慎始而敬之。——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敬事(谨慎做事;恭谨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逊(敬慎谦逊);敬虔(庄敬虔诚);敬明(谨慎严明)
(6) 尊重,尊敬 [respect]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北虽貌敬。——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7) 又如:敬学(尊重学问);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后食(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爱儿童);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8) 有礼貌地送上 [茶、酒、烟等] [serve]。如:敬酒;敬烟;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词);敬赵(完璧归赵;奉还)
词性变化
--------------------------------------------------------------------------------
敬
jìng
〔名〕
(1) 敬意或谢意 [present]。如:喜敬;贺敬
(2) 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gift]
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冯梦龙《警世通言》
(3) 又如:节敬;茶敬
(4) 姓
静
jìng
(1) ㄐㄧㄥˋ
(2)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3)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4) 安详,闲雅:~心。~坐。
(5) 古同“净”,清洁。
(6) 姓。
(7) 郑码:CIRX,U:9759,GBK:BEB2
(8) 笔画数:14,部首:青,笔顺编号:11212511355112
参考词汇
--------------------------------------------------------------------------------
whisht
动
详细注解
--------------------------------------------------------------------------------
静
jìng
〔形〕
(1)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2) 安静;宁静 [quiet;tranquil;peaceful]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国语·晋语》
本朝不静。——《吕氏春秋·音律》
静乃明几。——《吕氏春秋·审分》
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
清和肃穆,莫不静畅。——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
(3) 又如:静雅(安静);静鞭(帝王仪仗的一种,鞭形,振之作响,令人肃静。也叫“鸣鞭”);静办处(安静的地方)
(4) 静止,物体不运动(跟“动”相反) [still;motionless]
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本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5) 又如:静物(静止不动的物体);静美(静止形态的美);静风(空气无显著的运动);静海(平静的海);静流(死水)
(6) 没有声响;寂静 [silent;quiet]
茅檐人静。——陆游《夜闻杜鹃》
静间按些。——《楚辞·招魂》
(7) 又如:静巉巉(静碜碜,静沉沉。形容沉静、静悄悄);静荡荡(寂静空旷的样子);静室(静舍。清静的居室。寺院)
(8) 沉着,冷静 [sober;calm]。如:静言(沉静地思考);静钝(沉着冷静,不露锋芒);静处(冷静地立身处世)
(9) 贞洁,不轻佻 [chaste]。如:静女(贞静、不轻佻的女子);静专(贞静专一)
(10) 同“净”。干净,纯净 [clean;pure]
其告维何,边豆静嘉。——《诗·大雅·既醉》
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淮南子·本经》
(11) 又如:静扫(打扫干净);静青(纯青);静嘉(洁净美好)
(12) 恬淡;平和 [peaceful]。如:静退(恬淡谦逊);静意(静心,不动心意);静好(安定美好)
(13) 善 [good]
东门之栗,有静家室。——《艺文类聚》引《韩诗》
(14) 倦怠 [tired]
其静也,日减其所有,而损其所成。——《太玄》
词性变化
--------------------------------------------------------------------------------
静
jìng
〔动〕
(1) 清理;使干净 [put in order;sort out]
(2) 又如:静狱(清理牢中的囚犯);静室(清扫居室)
(3) 使安定 [stabilize]
大匡用惠,施舍静众。——《逸周书·大匡》
(4) 又如:静心(使心灵安定);静民(安定民心);静边(安定边境)
(5) 通“诤”。直言相劝,止人之失 [admonish]
陈言而伏,静而正之。——《礼记·儒行》
静
jìng
〔名〕
(1) 古州名 [Jing prefecture]
(2) 唐置。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
(3) 辽置。在今辽宁省境
(4) 通“情”。真情 [the facts]
中静不留,裕德无求。——《管子·势》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礼记·乐记》
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礼记·表记》
饰貌者不情。——《大戴礼·文王官人》
(5) 姓
太全拉。我就不说拉。来拿两分,闪。
选名吧
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