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隋朝和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及地位?

2025-03-24 03:00:1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及地位:

隋朝是在结束了370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后重新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尽管它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三十六年,但它在法制方面的建设不仅为后来完备的唐朝法律制度全面奠定了基础,而且它所留下的沉痛教训也为唐朝初年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使得他们时时不忘前车之鉴,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使唐律发展到古代法律成就的颠峰。可以说,隋朝法制是唐朝法制最直接的渊源。近代学者杨鸿烈在其1933年所著《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即对隋朝法制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做了肯定,他指出:“隋是晋以后统一南北的重要朝代,所以那部《开皇律》上集六朝刑典的大成,下开唐人律学的先河,承先启后,厥功甚巨。再说自五胡乱华,鲜卑族的后魏接着占有北中国,带来不少游牧民族的残酷刑法,再加上中国历朝固有相传的许多制度,到了隋代均经过一番拣择淘汰,才成功《开皇律》比较进步的五种刑名。”既然如此,隋朝法制理应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但是,由于隋朝存在的时间很短,有关法制方面的史料大多毁于战乱,因此对隋朝法制的研究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此外,由于隋炀帝始终被视为历史上的暴君,又全面破坏了隋文帝时期刚刚建立起来的法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者们对这段法制进行研究的兴趣,相应地,对隋朝法制的成就则论述较少,对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就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此,1979年以来,一些学者撰写论文,在分析和阐述隋律特点的基础上,重新审视隋律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隋朝的疆域图


2,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及地位:

一千多年以来,隋炀帝在大多数人眼中看来,一直是以一个昏庸无道,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无能君王在人们口中传来道去。正所谓三人言市有虎,则众信矣。
  可是,隋炀帝就真的像那样昏庸吗?他堪比汉武康乾,不逊开皇贞观。也许有人会说在历史的记载中,杨广弑父杀兄淫嫂,三征高句丽皆以失败告终,劳民伤财,还有多次的南下江南,动用大量的民力修运河乘舟巡幸。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所谓的历史是唐朝修的,而大唐帝国的缔造者自然为了使自己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难免会对前朝的君王有些芥蒂,自然会措辞偏激。
  可以说隋炀帝是因为一条运河而断送江山的。也就是这条运河,被好多人拿来做文章。当大唐及后世的的统治者在享用着运河带来的好处时,是否会想起还有一位帝王因为这运河而亡了帝国,成为了千古罪人。也就是这位人们口中的千古罪人,开辟了这一创举,使得华夏子孙受益其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对于那样拥有整个天下的帝王来说,有着比寻常人的尊贵。自然身上有恶习,可是,只能说隋炀帝不得天时人和。如果说隋炀帝的三征高句丽胜利了,那么历史就会说隋炀帝开阔了疆土,是为明主。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汉武帝就知道了,汉武帝的一生基本就是在征战中度过的,可是他既得天时又得人和,名将霍去病,卫青。关键的是他是以胜利者的形象出现在历史的,所以自然就成了千古一帝。
  要想做一件大事就不能没有代价,隋炀帝的梦想是在他的帝国中完成一条前所未有的运河,只不过这代价太大了,以江山换运河。关于隋炀帝的其他,在这个众多的帝王里也是极为优秀的,他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加强了军事的强化,这些又怎么会是一个昏庸的人能干出来的呢,只能说这是历史和隋炀帝开的一个玩笑而已。

隋炀帝杨广

回答2:

正确认识隋炀帝:
  1、炀帝雄心壮志,智识高远,看到了历史长河的前进方向。
  2、牺牲当代黎民福祉,动了所有人的大蛋糕,为了国家民族进步的千秋功业赔上了自己的王朝和性命。
  3、好大喜功,本可弹压的内部矛盾被高句丽之败引爆,灭亡的根本原因却还是内部的门阀政治经集权打压的反弹。细节操作不当,但大战略方向没错。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隋恭帝杨侗谥世祖明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正确认识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建国隋朝。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并进而统一全国的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中国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
  隋朝的统一
  (1)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 隋朝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① 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 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差别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 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唐代全盘继承隋制和运河南北交融之利,这份巩固集权的大礼遗产,奠定了华夏大一统第二帝国的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