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性格需要从小慢慢培养讲了些什么呢?

2025-03-29 22:08: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良好的性格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们必须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培养,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慢慢吸收,最终集优秀品质于一身。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成才。那么,除了要特别 注意进行智力投资外,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更是需要父母花大力气的, 因为良好的性格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命运。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在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 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前提。良好性格的培养是孩子人生中 极其重要的一步,对孩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有什么样的家教,或 者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人,也是跟孩子相处时 间最长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良好的性格应 该是通过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来培养的,它一旦形成将会影响孩子的 一生。

对孩子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应该越早越好,最好从孩子一出生就开 始。美国咨询心理学家杰弗里?普林斯博士曾经说过:“对孩子的品德 培养应该从摇篮开始,因为我们的社会最缺的是道德,而不是头脑。”

只有将良好的品德和聪明的大脑相结合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人才。

如果父母身先士卒,做好表率,相信一定能够培养出具备良好性格的孩子。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就是一个处处以身作则,在生活小事中教子具备良好性格的典范。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曾经做过御史中丞、资政殿学士、尚书左仆射等官,后被追封为温国公。他的著作很多,其名著《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通史,历来为历史学家所推崇。

纵观司马光的一生,可以用一个“诚”字、一个“俭”字来概括。

司马光一生为人诚实正直,从不说谎话。他评价自己时说:“我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平生的所作所为,皆问心无愧。”老百姓都十分敬仰信服他,陕州、洛阳一带的老百姓被他的德行所感化,一做错事,就说:“司马君实会不知道吗?”

司马光还特别孝顺。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当时正在杭州做官,他便请命改任苏州判官,离父亲近一些,以便奉养双亲。在洛阳时,司马光每次回夏县老家扫墓,都要去看望他的哥哥司马旦 。 司马旦年迈时,司马光不但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他,更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他。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司马光一生清廉俭朴,不喜欢奢侈浮华,时时刻刻教育他的儿子司马康要懂得节俭,可谓把这种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史书上记载他这方面的小故事很多,被传为美炎。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很钦佩他的品德,愿意与他为邻。

司马光考中进士后,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抗君命。”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这件事,到了司马光晚年,被他写进家训来教育他的小子司马康要注意节俭。

民间广为流传的“典地葬妻”的故事也是司马光教子节俭的一个典型。据说,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家里没有钱办丧事,儿子司马康和亲 戚都主张向别人借点儿钱,把丧事办得风光一点儿,司马光坚决不同 意,并且教训儿子处世立身应当以节俭为贵,不能动不动就借贷。最 后,他还是把自己的一块地典当出去,才草草办了妻子的丧事。

在生活方面,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 “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常常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 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性,警惕奢侈的祸害,他以家书的 体裁写了《训俭示康》。司马光在文中详细列举史事以为借鉴。他对儿 子说过:西晋时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糜夸 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准生活豪侈冠于一时,“子孙习其家风,今 多穷困”。

《训俭示康》一文写得有理有据,真切动人。司马康读时,忍不住 流下了眼泪。此后,他一生始终把父亲的这篇家训当作做人的镜子,用 来鞭策自己。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儿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表面上看来 都是些无所谓的小事,然而,实质上却是家庭兴旺、国家繁荣的基础。

正是要具备这些优良的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 天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的这个警句,已成为世人传诵的名言。一个人对待物质生活 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他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在司马光的教育下,儿子司 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带着这些良好的品质, 司马康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 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可见,父母应该处处注意以身作则,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良好 性格,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要因 为一点儿小事就大声斥责孩子,这样可能造成孩子胆小等不良的品格, 要让孩子自然健康地成长。

一个名叫维尼夫雷特的女孩,1岁半就开始看书,3岁开始写作诗 歌和散文,4岁时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时能熟练使用8国语言,并开始翻译世界各国的名著——这个天才女孩后来成为了美国匹兹堡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这个女孩就是斯托夫人的女儿。

不得不说,斯托夫人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她十分注意从/J、培养女儿的良好性格,崇尚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法,主张对孩子讲道理,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孩子懂得生活的意义。

为了培养维尼夫雷特的品行,斯托夫人给她制订了一张品行表,每星期一张。表上列出服从、礼貌、宽大、亲切、勇敢、坚韧、诚实、快活、清洁、勤奋、克己、好学、善行等13项品德。只要女儿故了符合某种品德的事情,就在那一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反之,就贴上一颗黑星。每个星期六统计一次,如果金星多,她就可以得到和金星数量相等的礼物,比如图书、发带、水果等。要是黑星多,就没有这些奖品。

优秀是一种习惯,要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养成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就是从各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教会孩子生活和做人,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如果父母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不良习惯容忍、迁就而不加指正,孩子就可能因非智力因素而阻碍『.自己的发展。

回答2: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维ni故事    

幼教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IGoEZImYqYT8wE8Xp5rqA

?pwd=2D72 
提取码:2D72

一个人一生的健康、成就与快乐85%取决于这些习惯和性格。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因此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的培养是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教育关键。而经典教育正是把握了这个教育关键点,从根本上开发孩子的心灵智慧,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