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中各种人物的形象

哈姆雷特中各种人物形象及你对他的评价
2024-11-12 10:12:5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老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之父
哈姆雷特的父亲,虽然只以鬼魂的身份出现过两三次,说过两三次话,却对哈姆雷特的思想变化极有影响,这对于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对于哈姆雷特来说是理想君主,可是哈姆雷特一开始就着重强调了他是理想的“人”,作为斗士,他以英武闻名遐迩,他亡魂第一次出场时穿了盔甲,带了怒容,使霍拉旭想起了先王当年的英勇模样:先王当年就穿了这一副盔甲/同野心勃勃的挪威王进行了一场决斗/就带了这一副怒容,恨流判决裂/在冰天雪地中,痛击了波兰的雪车队。作为丈夫,他对待妻子,可以说是非常地温柔。哈姆雷特在剧中说:“对我的母亲又这样地恩爱,简直不容许天风吹痛了她的脸庞。”在最初就叫哈姆雷特不要伤及他的母亲。后来,到哈姆雷特把母亲骂得无地自容了,还要把谋杀罪将给她听时,怕她受不了折磨,还出现在哈姆雷特的面前,替她挡一挡驾,而也正是因为爱她之深,所以才骂她“堕落”到“吃人家垃圾”吧。
而这些,对于天真的哈姆雷特,也就产生了问题:他父亲既是理想君主,却为何这样无能,不但改善不了自己统治下的罪恶环境,反而自己都成了这种环境下的牺牲者了呢?

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叔父
克劳狄斯简直就是社会罪恶的化身,用哈姆雷特的话说,他就是“戕害人性的毒疮”,他和哈姆雷特的父亲恰好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人家是“海庇亮”,他是“萨徒”,他淫嫂,杀兄,篡位,窃国,什么坏事一下子都做尽了。
他处处都是自私自利的。他对莱阿替斯说:“我爱你的父亲,我也爱自己。”可是当这位波乐纽斯第一名大臣为他服务到送了命,他都只想到为自己打算,连埋葬都没有好好埋葬他。莱阿替斯为他执行比剑阴谋,如果照预计把哈姆雷特暗算死了,自己安然无恙,那么该怎样收场呢?这个卤莽的青年没有问一问,许多故事中都有主谋人杀人灭口的范例,估计在克劳狄斯的一贯毒手下,前途也不可乐观。
尽管在他爱皇后乔特露德时,他好象是说了真话:“我的生命和灵魂都与她分不开/正像是星球的运行离不开轨道/我也寸步离她不了。”可是到紧要关头呢?皇后误饮毒酒,毒发倒下时,听到哈姆雷特追问:“王后怎么了?”克劳狄斯却只想到阴谋要败露,只顾到自己安危,欺瞒说;“她看见血就晕倒了。”他只爱他自己!
因此,他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所以他的下场也是罪有应得,正是“谋害别人,反害了自己。”

波乐纽斯——丹麦第一御前大臣
这位“襄理国家”的重臣,两朝元老,对于克劳狄斯顺利和兄嫂结婚,把王位篡夺,有过功劳,所以相当得到新主的信任。他没有道德观念,只有功利主义,只有世故,充满了市侩气。他收集了说不完的格言拿来教训儿子,女儿。一切的处世哲学,经过他的处理,就都变得不堪和庸俗。典型的有这么两句:“多听人意见,少对人发表意见/有批评都接受,自己的判断要保留。”而庸俗的趣味使他颠倒了道德价值,他一边赞同儿子“搞女人,逛窑子”,一边却又反对女儿和哈姆雷特交往,把他们春节的爱情当作是阔公子玩弄女性的花样,他为了讨好克劳狄斯,不顾女儿痛苦,还以为这一切是爱惜她。

波乐纽斯扮演的,不过是一个可笑又可气的小丑角色。他虽然没有在克劳狄斯和哈姆雷特的斗争中起多大作用,却在客观上给哈姆雷特添了不少麻烦,最后还以横死绊了对方一脚。

罗僧克兰兹和纪尔顿斯丹——帮忙的好手
如果说波乐纽斯只是个帮闲的角色的话,那么罗和纪则可以说是被克当作帮忙的“好手”的。当然他们也并没有起比波更大的作用。他们为了巴结克,就不惜出卖同学加好友的哈。只要看见克脸色一变,就虎借虎威,对王子也声色惧厉。这种人的命运,也只能被克玩弄死。

莱阿替斯——新贵族家庭的代表
作为新贵族家庭的下一代,莱显示了十足的贵族气。他在巴黎的繁华世界里,受一般贵公子的教育,主要过骑马,击剑,玩女人的冶游生活。他装腔作势,实际上他并不爱他的父亲,爱他的妹妹,他不但没有感情,而且没有思想,他只想到也只爱自己的面子,虚荣。
他不将道义,不求光明正大,他只讲卑鄙下流的暗算诡计。因此他只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不择手段,他运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利用人民,煽起暴动,为他自己来推翻国王。恰好,克在这个关头找到一个得力的帮凶,给了哈致命的一击。

霍拉旭——哈姆雷特的患难之交
穷学生霍是哈的患难朋友,在罗和纪的对照之下,他更显得善良。哈因为自己容易激动,特别赏识他的稳重,称赞他“始终一贯”:“遭受一切而不受半点伤痛/无论受命运的打击或是照拂/你都能处之泰然,同样谢谢。”然而,他同时也就不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战士,他是了解哈的,因此,他很合适地接受了哈临终教给他教育人民的任务。

乔特露德——哈姆雷特的母亲
乔不能算是一个坏女人,她只是不够坚强,主要是环境和性格决定了他的变化。他爱丈夫是真挚的,可是她抵抗不了克的诱惑;她哭丈夫暴死也是真挚的,可是她不知道谋杀事件,所以她屈服了克,跟他结了婚。她一直是爱儿子的,比如在儿子杀死波时,替他骗克说哈疯了,所以误杀了老头儿,而且替哈说:“只消一会儿他就会安静下来的/就像耐性的母鸽子一巢抱出了/一对金黄的小雏儿。”
而她最后喝毒酒身亡的结果,看似偶然可是只要想想,她在克和哈之间所处的尴尬地位,那么她代儿子喝毒酒而死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了。

俄菲利亚——妇女中最伤心悲惨的女子
俄是一个纯洁的少女,可是也不够坚强,她太单纯了,她不了解周围社会问题的复杂。她是深爱着哈的。可是,她却无意中成为她的父兄反对哈的工具。她虽然也没起到太大的帮凶作用,然而她带给哈精神上的打击却是很大的。她是在父兄的封建压力之下教养起来的,她太单纯,太脆弱,所以等到灾祸接二连三地来了她就受不了了,丧失了理性,发了疯。

我们在剧本里看到哈的周围,除了这些人物(和他面对面过的)之外,还有或远或近的围绕着他的兵士,水手,跑码头戏子,掘坟人以及起义的平民。他们,直接或间接地,都烘托了哈姆雷特这个中心人物。

回答2:

我对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哈姆雷特》中老哈姆雷特的印象最深。他虽然只以鬼魂的身份出现过两三次,说过两三次话,却对哈姆雷特的思想变化极有影响,这对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