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及三国时期的“兵粮”是怎样的粮

2025-04-08 09:21: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其实呢,古代的军粮,其实都是根据军队所在地域的情况,因地制宜,筹备相应的军粮的,在东汉没有灭亡之前,各地的官员需要定期向中央政府缴纳军粮,缴纳的标准,是根据不同地域来制定的,比如中原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粟米,就以粟米作为主要军粮上缴,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是稻谷,就以稻谷作为军粮上缴,西部地区生产马匹,牛羊等,就以肉类为军粮上缴。中央政府再根据用兵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分配,因为,东汉的首都是定在长安,所以,军粮主要是以粟米为主。东汉末年的时候,群雄割据,实际上,各个诸侯都是自己筹措军粮的,也是根据统治地域不同,来征收给自己的部队使用,像曹操和孙权2个诸侯的军队的军粮就有很大的差别,就像现在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另外,刘备的军队因为在巴蜀地区,虽然也是以稻米为主,但是,因为巴蜀地区的粮食产量远不如中原地区,所以,会加入一些粟米或者麦子做成的干饼以充军粮。

另外,还有很多说法是,在三国混乱的时期,因为军粮严重不足,还有些时候会把人做成“人脯”补充军粮,这个可能有些吓人,但是应该确实有过这样的情况。
最后,就是军粮的消耗很大,很多三国时期很多时候军队会掠夺普通百姓的粮食以供军队使用,困难的时候,军队也会自行挖野菜等,煮粥维持军队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