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设备:
1、第一条规定: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和改造。
2、第二条规定: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电气设备应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产生大量蒸气、腐蚀性气体或粉尘的工作场所,应使用密闭型电气设备;
有易燃易爆危险的工作场所,应配备防爆型电气设备;潮湿场所和移动式的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3、第三条规定:劳动场所布局要合理,保持清洁、整齐。有毒有害的作业,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
4、第四条规定:有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等危险的劳动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安全防护措施。
二、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电信线路:
1、第一条规定:电信线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应符合邮电部安全技术规定。凡从事电信线路施工和维护等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电信线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第二条规定:电信线路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安全施工程序组织施工。对架空线路、天线、地下及平底电缆、地下管道等电信施工工程及施工环境都必须相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具和仪表要合格、灵敏、安全、可靠。高空作业工具和防护用品,必须由专业生产厂家和管理部门提供,并经常检查,定期鉴定。
3、第三条规定:电信线路维护要严防触电、高空坠落和倒杆事故,线路维护前一定要先检查线杆根基牢固状况,对电路验电确认安全后,方准操作。操作中要严密注意电力线对通信线和操作安全的影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不准聘用或留用退休职工担任线路架设工作。
扩展资料:
电气设备的常用标准:
1、安全电压标准:
安全电压是指不带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人体接触到的对人体各部分组织,如皮肤、心脏、神经等没有任何损坏的电压。通常很难确定一个对人体完全适合的最高安全电压。
我国规定36、24、12V三个电压等级为安全电压级别,以供不同场所使用。在有高压触电危险地区的安全电压为36V,无高压触电危险地区的安全电压为24V。在潮湿、有导电尘埃、高温和金属容器内工作时,则以12V为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的规定是从总体上考虑的,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某些人也不一定绝对安全。可见,即使在规定的安全电压下工作,也不可粗心大意。
2、安全距离标准:
安全距离指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带电导体和周围接地体、地面、不同相的带电导体以及工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
安全距离大小与施加于导体的放电特性及电压等级密切相关。对于雷电过电压,安全距离要根据避雷器的特性决定。对于操作过电压,安全距离根据电网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倍数决定。
电网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因为其值不会超过110%,可以不考虑。电工专业规程中规定动作的各种情况下的安全距离,是电工设计人员、运行和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凭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气安全标准
电力系统安装规程,就是说电气设备安装符合要求,线路走线符合要求,有行业标准的。
电气设备及线路上作业无论电压高低均可分为三种类型。
(1)全部停电作业,指变配电所(室)室内电气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或电缆引人线在内,通至邻接高压室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电气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或电缆引人线在内。
(2)部分停电作业,指变配电所(室)电气设备及线路部分停电,或室内呈全部停电,而通至邻接高压室的门并未全部闭锁。
(3)不停电作业,指包括作业本身不需要停电和没有偶然触及导电部位危险的以及允许在带电设备外壳上或导电部分上进行的作业。
无论电压高低及何类作业类别都有一定的安全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
因此,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填用工作票或口头命令、电话命令;
2.至少应由两个人在一起作业;
3.完成并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
4.完成并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技术措施;
5.完成并保证设备及线路安全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