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对三顾茅庐的故事有非常详细的描写,它与课文(三国志中的隆中对)有

2024-12-01 00:22:0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这个好说,不过要详细的你还得自己去查书,三国志一般是西晋陈寿写的,他比三国演义早了很多,与三国时代最接近,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则是以各地流传为主,经他整合。

《三国演义》是小说,进行了艺术加工,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用刘备的礼贤下士,来烘托神仙似的人物——诸葛亮;而《三国志》是史书,作者只用“反三往,乃见”五个字一笔带过。《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演义》采用的是“依史以演义”的独特文学样式,也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依照《隆中对》来展开描述的。《三国演义》里面写刘备三顾茅庐要比三国志要生动的多,而且细节上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刘备爱贤才之心,三国演义里面主要内容是根据三国志写的,但为了更能表现诸葛亮的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罗贯中有添加了一些细节,如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亮夜观天象等来表现诸葛亮的谦虚,军事才略,对天文的了解。。这样描写就更加贴近刘备的苦心是值得的,总之三国演义是从细节上描写人物,三国志是概括人物性格。

上面是网上的下面谈谈我自己的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隆中对大致相同,三国志只是介绍隆中对,对于刘备的三顾茅庐就只有一句,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而后的孔明嘱咐诸葛均和刘备谢礼送金银都没提到,简单地说三国志就是一段话,三国演义就是这段话编出来的,就好比小学生扩展句子一样。

纯属个人见解,如有意私聊,在下对三国还算了解。

回答2:

一、《三国演义》中:在刘备去隆中拜谒诸葛亮时备下了厚礼。后来第三次隆中见到诸葛亮时,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孔明方受。表现了刘备之诚心。《隆中对》中并无此情节。
二、《三国演义》中:在刘备去隆中之前,又遇司马徽再为刘备荐诸葛亮,说诸葛亮不当比管仲、乐毅二人,“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再次侧面突出了诸葛亮济世扶危的贤能之才,更加激起了刘备思贤若渴之情,为下文的三顾茅庐做足了铺垫,也更加吊足了读者的胃口。《隆中对》中并无此情节。
三、《三国演义》中对三顾茅庐这一情节叙述的非常细致生动,每一次都详细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并且人物的语言非常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刘备等人三顾茅庐,遇人共五位才得以最后见到了卧龙,时间也从头年深秋到第二年初春历半年,其中一波三折。为见诸葛亮,刘备等人算是费尽周折。小说就此情节有洋洋近五千言的描述极尽戏剧色彩。但在《隆中对》中,对这一我们后人耳熟能详倍加推崇的历史事件却只有“由是先主遂谒亮,凡三往,乃见”寥寥十二字!可见小说的作者在这一情节上所做的艺术加工之大。为什么小说家要对这十二字的史实做如此见功夫的艺术加工呢?我们不妨看一下他主要的笔墨所至:
1、刘备等人每次到隆中所遇之人都较为傲慢。如童子,第一次见到他时刘备说明来意后,童子说“先生今早少出”,刘备问:“何处去了?”答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又问“几时归?”童子答“归期亦未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再如第二次去隆中见到的卧龙之弟诸葛均,当刘备问诸葛亮何处闲游去了,他回答说“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道僧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第三次见到诸葛亮时,诸葛亮才正睡白日觉,等到其醒来时,它却又是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又是半天功夫入后堂更衣整冠,实在是耍足了架子,做足了大腕儿!这些描写一方面为充分表现诸葛亮这一传奇人物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从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表现了刘备能礼贤下士思贤如渴的诚心和品质。
2、顶风雪冒严寒刘备一行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门造访,却屡屡扑空。这期间,随行的关羽、张飞都表现出过不满情绪,认为诸葛亮是一介村夫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张飞更是要只身一人去隆中,用麻绳把诸葛亮缚将来。在最后见到诸葛亮,亮长睡不醒时,张飞更是急得(大怒)要去屋后放把火看他起不起。这些情节更是从侧面为写刘备这个人物服务,表现刘备的礼贤下士、爱才惜才、思贤若渴。同时也不失时机地为张飞性格的火爆刚猛有余而智谋不足又书了一笔。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史家以务实求真为原则,不夸张、不妄言,是对历史忠实的记载与再现;而小说家则以塑造人物形象努力让故事更生动引人为目标。另外,《三国演义》中“隆中对策”时刘备的问策和诸葛亮的对策,小说基本上引用了《隆中对》的史料,体现了历史小说创作忠于历史又不完全同于历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