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诞生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1998年9月7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以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创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在线搜索引擎,然后迅速传播给全球的信息搜索者。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最早是由Gmail服务创始人在一次会议中提出。
更多详细信息请看这里http://baike.baidu.com/view/105.htm
Google,一个公司名称,又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一个搜索引擎,又像一个无穷的宇宙;一个名词,又是贯穿每一个网民曰常生活的基本动词;它是庶民忠实的工具,又把据互联网的上帝;它是微软的敌人,是硅谷复苏的先锋;Google还是一个巨型的图书馆,一个购物天堂,一次约会服务,一场室内游戏……Google有着无数的可能,有着无穷的想象,Google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探究吧。
Google的创业故事简直就是Yahoo的翻版:与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搭档创办Yahoo一样,Google也是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尔吉·布林(Sergey Brin)两人搭档创办;四个人创业时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而且都是博士研究生(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现在还暂时休学,还没有时间回去完成博士论文);两家公司创业初衷都是一样的,“要将全世界的信息集合起来,使用户从我们这里方便搜索到所需要的所需信息。”
当然,不同之处也有不少,比如:
专业不同:杨致远和大卫·费罗是在斯坦福大学电机系,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是在是斯坦福计算机系。
创业时机不同:杨致远和大卫·费罗是在互联网刚刚开始兴起的1994年,而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创业时已经是互联网如曰中天的1998年。
做事风格不同: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两人的传奇故事及时做成了最好的公关素材,他们在杂志封面和电视上不断曝光,成为风云人物。而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低调得几乎不为人所知。
纸面上的财富不同: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两人早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亿万富翁,尽管股市暴跌,也频频登陆到《财富》杂志的财富排行榜上。而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至今还没有兑现到任何财富,甚至还没有落实到股票的帐面上,虽然一切都已经是瓮中捉鳖。今年28岁的布林甚至没有自己的车,至今还居住在公司附近租来的一套公寓里。
商业风格不同:雅虎的网站充满了广告,而Google页面朴素简洁,几乎没有广告。更重要的是,雅虎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商业气息,而最重要的成就,大概就是使得信息访问更加=化。即使在成功之后,也能保持自由和开放的精神,而没有沦为一个网络营销机器。
当然,Google是后起之秀,拉里·佩奇表示,“在我们还是斯坦福大学学生的时候,就经常谈论起前辈创建的雅虎,认为它非常了不起。但是,我们确信我们开发出的技术比雅虎的性能更好,而且在学生时代我们就立志创建风险企业”。
雅虎拥有Google约5%的股份,而且雅虎的创始人大卫·费罗与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是好朋友,还曾于1998年否决了收购Google技术的决定。2000年,两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Google为雅虎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这项合作对双方都大有好处。但是,随着Google的不断强大,而且开始涉足新闻、电子商务等,两家公司逐渐形成竞争态势。
当使用Google搜索引擎搜索网站时,一般都在0.5秒以内完成搜索任务。塞尔吉·布林表示,“如果只是使用一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时,本公司的搜索引擎与其他搜索引擎的差别不会太明显,但是如果加上两个或者三个搜索条件时,就可以明显感觉到本公司搜索引擎的搜索速度相当快”。Google搜索引擎的特点在于使用了被称为数据挖掘(DATA Mining)的技术和网站评级方法。所谓数据挖掘技术是寻找所要搜寻数据的技术,而通过何种途径找到目标数据则是软件技术人员技术一显身手之处。
今天,Google也在同行业竞争对手中扬名立万。互联网用户每天在Google上的查询量达到1.5亿次,这一记录比其最主要竞争对手Inktomi高出50%!Google能够提供74种语言的搜索服务,其数据库中有4亿幅图片和影像以及20多亿张网页快照。读者众多的产业时事通讯《Search Day》的编辑Chris Sherman援引一次调查的数据指出,最近一个月以来,用户登录Google的时间总计达到1300万小时。而排名第二的Yahoo的540万小时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在公司的网站上,Google如此自我介绍:“Google复杂的自动搜索方法可以避免任何人为感情因素。与其它搜索引擎不同,Google的结构设计即确保了它绝对诚实公正,任何人都无法用钱换取较高的排名。”
1998年9月7曰,是别具意义的一天,这一天Google正式诞生。它在加州Menlo Park 开张了。办公室就是朋友转租的车库,转下了公司的3位员工。这个办公室有不少便利之处,因为里面还有洗衣机、干衣机和热水大浴盆。还提供了一个停车空间,刚好可以为公司雇佣的第一位员工克雷格·希尔维斯通(Craig Silverstein,现在是Google的技术主管)停车。那时候,Google.com每天已经有10,000次搜索,媒体也开始关注这颗迅速耀眼的新星。《今曰美国》文章赞美了Google出色的搜索结果,《PC Magazine》也将Google列为1998年度最佳100网站之列。Google就这样势不可挡地走向了世界。
到了1999年2月,原有的办公室已经容不下迅速发育的Google,他们搬到了Palo Alto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的新办公室。员工人数也翻了一番,达到8个人。每天处理的搜索已经达到50万次,Google成为最著名的Linux软件公司红帽子(Red Hat)的第一个商业客户,从此Google成为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忠实用户和鼓吹者。
1999年6月7曰,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得到确切的结果:硅谷最有名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克莱那·巴金斯(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uyers)和美洲杉(Sequoia Capital)都同意向Google一共投资2500万美元。据说,这两家相互竞争的风险投资公司,以前还从来没有同时投资过同一家公司。两家公司的两大人物美洲杉的Mike Moritz和克莱那·巴金斯公司的约翰·杜尔(John Doerr)同时进驻公司的董事会。这两个人物可是亲手缔造了Sun、Intuit、Amazon和Yahoo等公司的成功故事。从此,标准着Google不再是一家车库公司,而成为互联网大潮中正式的玩家之一。
富有才华的拉里和29岁的搭档塞尔吉·布林堪称黄金搭档,两人是公司的联合总裁。拉里·佩奇,是主管产品的总裁;塞尔吉·布林是主管技术研发的总裁。有其人必有其公司,两位创始人都是计算机科班出生,决定了Google是一家典型的以技术为核心优势的公司。
两位创始人都非常注重技术,Google公司在搜索引擎技术上精益求精,傲视业界。Google的很多雇员别称“Google人”,都是极为专业的计算机工程师,他们喜欢挑战,欣赏技术英雄,因此都投入Google公司门下。两人最感自豪的就是,公司1/4的员工都是计算机博士,其董事会中也不乏大投资商和技术天才。
但是,光有技术也是不够,尤其在互联网如此惨烈的发展环境下,必须有一位高超的管理老手,来掌舵Google,使其顺利航行,并不断扩展成为互联网领域新的航空母舰。虽然两人亲密协作,共同分担公司所有的角色。但是,到了2001年,Google面临发展危险,需要一个更严格的公司结构体系,一位业界高手。这就是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他于2001年3月空降到Google,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同年8月6曰,他接替28岁的拉里,成为公司CEO。Google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施密特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与Google的创始人见面时的情景:“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看法,都与我不尽相同。让人搞不清他们的看法,究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远见,还是单方面的单纯天真。”当然两人都有着咄咄逼人的精明,但拉里“力图改变世界”的傲慢言论和塞尔吉的对竞争对手不屑一顾的轻视可能造成策略上的盲区,使“Google战舰”暴露在包括某些尚未进入“Google雷达屏幕”的新生力量的火力之下。
大概也只有施密特这样技术和管理兼备的人,才可能让两位非凡的创始人心服口服。施密特一针见血地指出,Google目前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而是如何管理企业的成长。“服务器过载,资源不足,客户要求更加苛刻,Google的问题是个管理的问题。”他说。
当然,麻烦显然还不止是管理,如何平衡商业利益,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据透露,Google每周都可以收到1万封商业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问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公司在Google的搜索引擎的排名上升,付钱买一个高排名可不可以?
施密特明确表示不行,但是他也承认,维持技术和商业上的平衡确实很困难。2001年公司一下子就有约7000万美元入帐(1/3收入来自授权使用费,其余来自广告)。目前已经连续6个季度赢利,是互联网领域为数不多的奇迹。Google的三名当家人,如同三驾马车,以令人羡慕的和谐推动着公司快速而稳步的前进:施密特掌管公司财务和经营战略,拉里主攻研发,30岁的塞尔吉主要负责制定公司政策,是Google道德标准的掌舵人,因此也有机会向众人灌输自己的世界观。塞尔吉的职责使得他要面对许多关于互联网的矛盾和争论。
在接受PC World采访时,施密特说,Google从其他同行那里吸取了两个教训,第一个就是不要过早上市,第二个就是要集中精力于搜索业务。“一些网络搜索公司总是试图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他们几乎把自己的本行都忘记了。不过,正是他们的‘不务正业’,Google才会有今天的成绩。”
虽然Google是一家技术导向的公司,但是,不可否认,正是施密特帮助它从一个比较单纯的消费者搜索引擎,转变为一个为企业提供各种搜索服务的供应商和互联网上最大的广告平台之一。也就是说,是施密特挖掘出Google的商业潜能,使其钱眼洞开。如果现在有人说,Google是上帝,那么施密特就是打造上帝的人。施密特成就了他的企业,当然也将真正成就自己。
现在,每天有1.5亿人在网上利用Google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Google能够支持74种语言(其中包括非主流的小语种35种),可以搜索到全球20多亿个网页。
如今,Google又出台中文的新闻搜索,它的优势开始向全方位发展了。
Google究竟是什么?Google,一个公司名称,又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一个搜索引擎,又像一个无穷的宇宙;一个名词,又是贯穿每一个网民曰常生活的基本动词;它是庶民忠实的工具,又把据互联网的上帝;它是微软的敌人,是硅谷复苏的先锋;Google还是一个巨型的图书馆,一个购物天堂,一次约会服务,一场室内游戏......Google有着无数的可能,有着无穷的想象。
作为一家纯粹的专业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的神奇到底为什么?因为,搜索引擎根本不是新鲜事物,90年代中期第一批崛起的网站基本上都是以搜索引擎为方向的,早已经是互联网领域的"传统商业模式"。而且,搜索引擎中有着许多上市公司:Yahoo、Infoseek、Inktomi、Excite、AltaVista和Lycos等,都在互联网热潮的黄金时期圈入了大量金钱。但是,Google至今没有上市,至今没有大笔烧钱。却以自己独特的低调和稳健,一步步踏着搜索引擎前辈们的尸体和孱弱之躯,逆流而上,一举成为全球搜索引擎之王。而且,其影响力已经开始远远超越搜索引擎本身,大有成为整个互联网霸主的势头。
与任何高科技神话一样,主人公是故事的关键要素。尽管Google两位技术出身的创始人格外低调,但是,不可能否认的是,是他们缔造了这个神话,并且赋予神话核心的内涵一个人要成功,到底是需要运气还是底气?这实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对于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来说,这个问题可以会变得非常简单。因为,他就是一个。永远在搜索机遇的"超级搜索引擎",有了这个特异功能,似乎运气和底气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因此,想不成功都不行,没人拦得住。
而Google的创业故事简直就是Yahoo的翻版:与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搭档创办Yahoo一样,Google也是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尔吉·布林(Sergey Brin)两人搭档创办;四个人创业时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而且都是博士研究生(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现在还暂时休学,还没有时间回去完成博士论文);两家公司创业初衷都是一样的,"要将全世界的信息集合起来,使用户从我们这里方便搜索到所需要的所需信息
Google 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 。1983年,施密特加盟Sun,先后担任首席技术官和CEO。在他任期内,施密特领导开发Sun独立编程技术平台,将Java从公司的一个研发者的失意作品,变成Sun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市场武器!他积极推行网络软件战略,为Sun在90年代初的高速发展打下基础。1997年,施密特受雇于Novell公司,任公司主席兼CEO,主管公司战略规划、管理和技术研发。虽然,施密特很快将Novell重新打造成一个赢利的公司,也被不少媒体称为是他给予Novell第二次生命。2001年3月,他正式加盟Google,开启了一个Google的"施密特时代" 。佩奇和布林设计了PageRank计算方法,它不仅仅考虑Web网站上的标题或文本,还考虑了与它相连接的其他网站。偑奇表示,我们这样进行完全排列的目的是,用户应当能够找到他希望找到的网站。这一系统基本上利用了Web本身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连接和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网网民的集体智慧。因此,当我们利用Google进行搜索时,我们可能"走了一条其他对该信息有兴趣的人走过的路"。
1998年9月7曰,是别具意义的一天,这一天Google正式诞生。它在加州Menlo Park 开张了。办公室就是朋友转租的车库,转下了公司的3位员工。这个办公室有不少便利之处,因为里面还有洗衣机、干衣机和热水大浴盆。还提供了一个停车空间,刚好可以为公司雇佣的第一位员工克雷格·希尔维斯通(Craig Silverstein,现在是Google的技术主管)停车。那时候,Google.com每天已经有10,000次搜索,媒体也开始关注这颗迅速耀眼的新星。《今曰美国》文章赞美了Google出色的搜索结果,《PC Magazine》也将Google列为1998年度最佳100网站之列。Google就这样势不可挡地走向了世界。
到了1999年2月,原有的办公室已经容不下迅速发育的Google,他们搬到了Palo Alto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的新办公室。员工人数也翻了一番,达到8个人。每天处理的搜索已经达到50万次,Google成为最著名的Linux软件公司红帽子(Red Hat)的第一个商业客户,从此Google成为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忠实用户和鼓吹者。
1999年6月7曰,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得到确切的结果:硅谷最有名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克莱那·巴金斯(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uyers)和美洲杉(Sequoia Capital)都同意向Google一共投资2500万美元。据说,这两家相互竞争的风险投资公司,以前还从来没有同时投资过同一家公司。两家公司的两大人物美洲杉的Mike Moritz和克莱那·巴金斯公司的约翰·杜尔(John Doerr)同时进驻公司的董事会。这两个人物可是亲手缔造了Sun、Intuit、Amazon和Yahoo等公司的成功故事。从此,标准着Google不再是一家车库公司,而成为互联网大潮中正式的玩家之一。
今天,Google也在同行业竞争对手中扬名立万。互联网用户每天在Google上的查询量达到1.5亿次,这一记录比其最主要竞争对手Inktomi高出50%!Google能够提供74种语言的搜索服务,其数据库中有4亿幅图片和影像以及20多亿张网页快照。读者众多的产业时事通讯《Search Day》的编辑Chris Sherman援引一次调查的数据指出,最近一个月以来,用户登录Google的时间总计达到1300万小时。而排名第二的Yahoo的540万小时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Google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1998年9月7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以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
Google 创始人Larry Page和 Sergey Brin 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在线搜索引擎,然后迅速传播给全球的信息搜索者。
2001年9月,Google的网页评级机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国专利。专利正式地被颁发给斯坦福大学,Lawrence Page作为发明人列于文件中。
2003年2月,Google接管了Blogger的所有者Pyra实验室,一个主导Weblog网络服务的先锋。似乎这与Google的使命矛盾。然而,这实际上巩固了公司从blog发布改善Google新闻搜索的速度和其搜索相关性的能力。
2004年初的一个最高峰时期,通过它的网站及其客户网站如雅虎,美国在线和CNN,Google处理了万维网上的80%的搜寻请求。Google的份额在2004年2月跌落一些,因为雅虎放弃了Google的搜寻技术, 决定独力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
Google做事的行为准则是拒绝邪恶的事物(No evil),他们的站点时常包括富有幽默感的特征,如他们的图标有选择的在特定时机内风趣的变化。
很多人推测Google对于Yahoo!的反应是借由从Orkut,Gmail和Froogle搜集到的个人信息,Google下一步将会引入个性化搜索,事实上,在Google实验室网站里,有 一个个性化的搜寻测试页面。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将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2005年12月20日,谷歌公司宣布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5%的股权。
2006年10月,Google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影音内容分享网站YouTube,是Google有史以来最大笔的并购。
2007年10月29日,Google公司在中国向二六五网络公司以约2千万美元的价格购得网域名称“g .cn”,成为史上最短的网域注册名称。
2007年11月05日,Google宣布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为android。
2008年9月7日,Google Map卫星升空,将为Google Earth提供50厘米分辨率高清照片。同年,Google与金融集团汇丰银行(HSBC)以及国际有线电视集团LibertyGlobal组成名为“O3bNetworks”的网络计划,通过发射16颗卫星将网络服务带入地球上还未连上网络的地区,取名为O3b就是指地球上另外未有网络建设的30亿人口,希望借这样的网络计划工程,真正建立在地球上任何区域皆有连网能力的环境。
2010年9月9日,谷歌推出新的功能“即时搜索”(Google Instant)。谷歌在官方网站的功能介绍页面上称,新搜索技术可在用户输入词条时立即显示搜索结果。
2011年3月28日,谷歌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申请拥有争议域名Googletg点com所有权,据投诉人谷歌公司表示,其公司拥有多个“Google”相关商标,争议域名与其商标混淆相似,严重损害了商标权益。谷歌公司还认为被告具有恶意注册和使用域名的性质,被告意图通过使用投诉人商标来销售第三方产品。
该案件在2011年6月份审结,小组认为被告不应享有争议域名所有权,下令将争议域名转移给原告谷歌公司。
2011年5月30日,Google宣布将关闭包括Translation在内多个API,称不赢利且被滥用。
2012年2月14日,Google收购Motorola获欧盟和美国批准。
2012年5月21日,Google收购Motorola获中国政府批准,完成了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2012年6月28日,Google I/O开发者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开幕。作为移动智能操作系统业界巨头,谷歌在今晨打出了一套“软硬”结合的组合拳,其中包括代号为“果冻豆”的最新操作系统安卓4.1、售价199美元的谷歌首款自主品牌平板电脑Nexus7、外形前卫的社交流媒体播放器NexusQ以及酷炫的概念智能眼镜“谷歌眼镜”,在数量和气势上丝毫不输于同时发布新品的苹果与微软。
2012年9月8日,谷歌称公司已经收购了网络安全创业公司VirusTotal,旨在增强针对自身互联网服务的保护措施。
2012年10月2日,谷歌已经超越微软,成为按市值计算的全球第二大科技公司,原因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计算已经降低了台式机软件的市场需求。 当日,谷歌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7.28美元,报收于761.78美元,涨幅为0.96%,市值因此扩大至约2499亿美元。微软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下跌0.27美元,报收于29.49美元,跌幅为0.91%,市值因此缩水至247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