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 23个省 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山脉主要有以下几类:1.南北走向的山脉,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自北而南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以及著名的横断山脉等。2.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而南依次是:阴山和天山,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南岭;3.北西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半壁,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4.北东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太行山、台湾山脉等。主要河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瓯江、珠江以及塔里木河。
①东北地区。多种自然资源富饶,且结合较好。可耕地广,仅黑龙江一省耕地面积即占全国的9.23%,且有大片宜农荒地。森林资源丰富,占全国的33%,野生动植物资源亦丰。能源资源中以石油最为雄厚,探明储量占全国46~50%。煤炭资源不足,占全国的9%,有赖调入。铁矿储量占全国1/4,矿种配套以黑龙江、辽宁两省较好,吉林较差。
②华北地区。为富煤省(区),内蒙古和山西并列全国前茅,河北次之。3省(区)的煤炭和石油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2和1/3。铁矿储量大,与煤配套好。内蒙古的稀土矿驰名世界。但水和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区境北部草场广大,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③ 华东地区。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5,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能源以煤为主,集中于鲁皖苏边区,安徽且有一定储量的铁矿与之配合。山东矿种也较多,苏、浙、闽3省则矿产贫乏。水资源以淮河以南较丰沛;杭州湾以南虽属丰水区域,但河流短促。全区水力资源仅占全国的4%。华东海域辽阔,东海鱼类资源尤见丰富。森林资源则以杉木、毛竹和马尾松等用材林著称。
④ 中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2.82%,居全国首位。除南部地区属丰水带外,其余广大地区为多水带。森林和水产资源具有一定规模。森林面积虽略小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然其蓄积量则远小于这2个地区。区内以有色金属居优势,湖南和赣南的钨、湘中的锑、湘南、湘西的铅、锌及赣东北的铜矿在全国均负盛名。能源方面,水力蕴藏丰富,占全国的13.8%。煤则集中于河南省。
⑤ 西南地区。以金属矿产、水力和森林资源至为重要。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锡、铅、锌等,在国内均具一定地位,并有盐、磷等非金属。水力蕴藏量占全国的68%。黔、滇、川邻界地区有相当规模的煤田,其中贵州为富煤省,居江南备省前列。川、黔2省还富天然气。西南地区为中国第2大林区,木材蓄积量占全国20%以上,仅次于东北。区内多山地,耕地占全国比例最小。
⑥西北地区。耕地数量少,然宜农荒地广,是中国重点垦区之一。草场辽阔,兼有干草原、荒漠与高寒草甸等不同类型草场,牲畜种类多,是中国重要畜农业生产基地。林区分布星散,就面积论居全国第5位,而木材蓄积量则居全国第4位。能源种类齐全,蕴藏量丰富,除青海以外,其他四省区均为富煤省,其中又以新疆储量居第1。水力资源占全国的10%,黄河上游的青、甘、宁三省区水力资源尤为丰富。内陆盆地则是油田所在。阿尔泰山与祁连山有多种主属矿产。柴达木盆地的盐湖矿种多,数量大。
美国东南部河流,俄亥俄河第一大支流。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由霍尔斯顿河和弗伦奇布罗德河汇合而成。流经田纳西州和亚拉巴马州,于肯塔基州帕迪尤卡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以霍尔斯顿河源头计,长约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大部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上中游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 ,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冬末春初多暴雨,易造成洪水泛滥;夏季水位较低。
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林区(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东南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是我国主要的人工林区)
中国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东南林区和西南林区。
东北林区在中国的东北部,大概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中间,应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比较寒冷,距离太平洋近,降水也比较多。
东南林区在中国东南部,大概在武夷山和南岭中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西南林区在中国西南部,在大概在横断山脉。
1、东北林区(东三省,以大小兴安岭为主)
2、西南林区(以云南省和贵州省为主)
3、西北防护林(新建立的防治沙尘暴的人工林区在内蒙古,陕西、山西和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