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分析:
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根据图中位置,A—B河段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水源补给主要以(祁连山)冰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为主。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地形阻挡),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2、灾害监测主要运用遥感技术。青藏高原主要发展河谷农业。河西走廊,主要发展绿洲(或灌溉)农业。
3、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目的是改变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不均匀的现状,以满足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需要。
4、在东线调水工程中,可利用京杭大运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东线调水主干线自南向北依次为淮河、黄河、海河。中线调水工程是将丹江口水利枢纽的水沿人工渠道经河南省和河北省引向京津两市地区。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与保持生态平衡。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源补给方式、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灾害监测技术、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农业类型、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目的、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保护水资源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