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越大,杀伤力越大。但是,口径越大,弹药体积越大。在同等重量下小口径弹药可以携带更多。
口径越大,穿透力越大,在目标体内不宜发生翻滚变形,容易造成环形腔,从而击穿目标,使目标仍然具有一定存活能力。
口径越小,重量越轻,穿透力虽有所下降,但是一旦停留在目标体内,极易发生变形、翻滚、破碎。
口径越小,在中远距离,停止作用比较强。一旦被小口径弹药击中,很难医治,因为弹药容易在体内发生停留。
中国的弹药设计者称5.8mm枪弹的弹道性能和侵彻力都要优于5.56mm和 5.45mm弹药,事实上5.8mm枪弹的枪口动能和初速确实要高一些。 5.8mm标准弹和5.56mm北约弹在 400m射程内的弹道性能差别不大;超过 400m,5.8mm枪弹的弹道系数要占上风。用短枪管的M4卡宾枪发射5.56mm 北约弹的弹道性能和5.8mm枪弹更是不可比较。5.8mm重弹和MK262 5.56mm 枪弹弹道性能基本相同,但5.8ram枪弹的高初速使它的穿透能力更强,这两种重型弹头的速度下降都要比它们的标准型弹头慢。中国大陆的枪械杂志《轻兵器》在2003 年第8期发表了5.8mm枪弹弹道测试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轻武器作者David M.Fortier的一些研究数据,作了软、硬靶试验的对比图表。 前3种试验证实了中曾设计师所称的5.8mm枪弹的侵彻能力要强于5.56mm和5.45mm 枪弹,然而,试验使用的是长枪管的QBB95班用机枪而不是QBZ95自动步枪。QBB95 班用机枪发射的5.8mm标准弹初速比FNC突击步枪发射的5.56mm北约弹要高得多。不过,5.8mm 枪弹在300mm距离对10mm钢板100%的穿透率还是令人佩服的。 实际上,5.56mm枪弹的侵彻能力与5.8mm枪弹是不相上下的。与中国所做的弹道试验不同,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阿伯丁试验基地作了比较客观的试验,用枪管长508mm的M16A2步枪发射5.56mm M855/SS109弹药在700m距离上穿透3.5mm的A3钢板毫无问题。虽然如此,5.8mm枪弹的穿甲能力确实要好于5.56mm枪弹。5.8mm枪弹的弹头结构类似于穿甲弹弹头,或者可以说它就是穿甲弹。它的高侵彻能力正是得益于此设计。5.8mm重弹的穿甲性能数据显示,在85m距离上可穿透15mm低碳钢板,在1000m距离上可以穿透1.3mm硬质钢板。据说5.8mm重弹在任何距离的侵彻力都要强于5 3式7.62×54mmR枪弹。很多来自中国的资料都经常提及5.8mm枪弹的穿甲能力是多么的好。对中国这种设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5.8mm枪弹的设计论证,就侧重于穿甲能力。而普通北约弹侧重的是侵彻力。 像多数穿甲弹一样,在肥皂靶试验中,5.8mm弹头的创伤效果并不理想。5.8mm弹头形成的空腔容积比5.56mm弹头的小1/3,只有5.45mm弹头的一半左右。厚重的钢质被甲,而且没有刻槽,致使5.8mm弹头不能产生破片。弹尖部位为了平衡尾部的钢心而设置过多的配重铅套,也妨碍了弹头及时失衡并翻滚。当然5.8mm枪弹的杀伤力依然比56式7.62×39mm中间型枪弹提高了60%。 5.8mm枪弹在战场上表现如何呢?来源于新华社的消息称,5.8mm枪弹在海地联合国维和部队中国分队与当地反抗者的一次交火中首次表现了它的威力。5.8mm枪弹在城市作战中表现的优缺各半。一方面,它的极佳的穿透能力非常适合于穿过砖墙、乱石堆、金属门、机动车外壳等障碍进行攻击,另一方面,5.8mm枪弹不太如人意的终点效应,需要更多的射弹数才能制服目标。而在沙漠、山地等开阔环境中,5.8mm枪弹凭借较大的有效射程应该有更出色的表现。 5.8mm重弹是不错的远程小口径枪弹,但是要想取代传统的、高效能的7.62×54mmR 53式枪弹是不可能的。小口径枪弹本身在打击能量、弹头能量等方面都不可能达到7.62mm口径枪弹的水平。这也可能是为什么中国军方没有大量装备5.8mm通用机枪的原因。
5.8口径的穿甲能力好,比如射击躲在汽车后面的敌人,效果比5.56要好,但是空腔效应小,直接攻击人体没有5.56口径好,根据维和部队的反应来看,5.8口径要用比5.56口径更多的弹药才能制服敌人
5.8穿甲,杀伤性高,向树木,汽车,等等障碍物可以穿透,但精准度相对5.56好,后坐力也应该较大,谢谢采纳
5.8和5.56的弹径都是一样的,都是5.7。只是5.8的装药量比5.56多,自然威力比5.56大,但5.8产生的后座力比5.56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