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周公旦 姬姓,氏号为周,爵位为公,名旦,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武王死后,由他摄政当国。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东周
春秋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姜姓,名小白。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间齐国大治。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本名子兹甫(在位:前650年—前637年),
晋文公,生于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前636年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ěr),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
秦穆公 (?—前621)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谥号穆。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
楚庄王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又称熊侣。在位期间(前613~前591)非常重视选择人才。庄王初年,楚国发生贵族暴乱,邻近的群蛮等也乘机骚扰。庄王平息乱事,在内政方面作了一些改革,赏罚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为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
老子:李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 苦县(今鹿邑县)人。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
孔子23:(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 孙子,姓孙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
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 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相传《左传》为其所著,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孙子:名武,字长卿。孙武,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另一说为惠民县)人。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另一说为惠民县),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
庄子,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墨子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人权活动家。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屈原22
荀子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
战国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人们常称他为鲁班。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
白起也叫公孙起,号称“人屠”,汉族,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李牧、廉颇、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
商鞅 卫国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孙膑战国时军事家。孙武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