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光性:很多昆虫对光源具有趋性,如蛾类、金龟子、蝼蛄、叶蝉、飞虱等都有很强的趋光性,一般对短光波如黑光灯的趋性更强,因此可用黑光灯诱杀很多害虫。 不少昆虫对特定的颜色具有趋光性,如很多害虫对黑色趋光性很强,而蜜蜂对橙黄色的趋光性十分强烈,在阳光照射下,以为到了自己的蜂巢,便会朝此光源飞去。 某些昆虫是趋光性的(被光吸引),如蛾子;某些昆虫又是避光性的(厌光而远离),如萤火虫。夜间照明对这两种不同昆虫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
于昆虫趋光性机制的假说较多,其中报道较多的是光干扰假说、光定向行为假说和生物天线假说3种,现在较为普遍接受的是前两者。光干扰假说是指刺眼作用干扰昆虫的正常活动导致趋光,而光定向行为假说则指昆虫趋光是由于光定向行为所致。
趋性(Taxis)就是对某种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的有定向的活动。刺激物可有多种多样,如热、光、化学物质等等,因而趋性也就有趋热性、趋光性、趋化性之分。由于对刺激物有趋向和背向两种反应,所以趋性也就有正趋性和负趋性(即背向)之分。
对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是昆虫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趋性就是所作出的反应的一种方式。例如,高等动物的外寄生昆虫(蚤、虱)需要动物的体温作为刺激,以它们的趋热性而找到寄主动物。许多昆虫对光有明显的反应。大多夜出性蛾类有趋光性;而如蜚蠊类昆虫经常藏身于黑暗的场所,见光便躲,即有负趋光性(或称背光性)。趋化性在昆虫寻找食物和找异性交配、找产卵场所等活动中都占极重要的地位。
当然还可以有别的趋性,如趋地性、趋湿性、趋声性等等。
不论哪种趋性,往往都是相对的,对刺激的强度或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外寄生昆虫要求最适宜的温度就是寄主动物的体温。人身上的体虱,常生活在人的贴身衣服上,若人因病发烧,即超过了正常的体温,体虱就爬离人体,表现为负的趋热性。这正是虱子扩散传播传染病的一种方式。当昆虫同时遇到若干种温度时,总是向它最适宜的温度移动,而避开不适宜的温度。有趋光性的昆虫对光的波长和光的照度也是有选择的。蚜虫黑夜不起飞,白天起飞,而且光对它的迁飞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在光强达到10000米烛光以上时,桃蚜(Myzus
persicae)却躲回叶背不起飞了。蛾类在夜间有趋光性,但白天光照太强又躲起来了。图1为夜间灯诱后成群的蛾子飞到灯下的白布上。对化学刺激也是如此。在性引诱试验中证明,过高浓度的性引诱剂不但起不到引诱作用,反而成为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