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 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翻译 为臣最初事奉先帝,一切开支全靠官府俸禄,不自己治理生计。如今在成都有桑八百株,微薄的田地十五顷,子弟的衣食,已经有富余。至于为臣在外面任职,没有另外的财物征调收取,随身的衣服食品,都依靠官俸开支,从不经营产业,以谋取丝毫私利。如果为臣有一天死去,将不让家中有多余的布帛,家外有多余的财产,从而辜负陛下的厚望。 这份家庭财产清单充分地表明了诸葛先生是多么的清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按照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官俸制度,这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妻舅家有田4700余顷,比诸葛亮多出数百倍。“子弟衣食,自有余饶”,是指诸葛亮的家人不是靠裙带关系在朝廷中混饭吃,而是和普通百姓一样从事种植和养蚕等农事活动,以此来维持生计。“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意思是至于自己的衣食起居,自然靠官俸维持。而“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显然是指俸禄之外,没有别的生计,不搞经营,也不依靠别的收入发财致富。“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这一句话把诸葛先生的家产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即内无多余的衣物,外没有多余的钱。诸葛先生是怎样的一个官、具有何等的品质,从其家庭财产清单上一看就能一清二楚。 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用短短几十个字,首先说了他追随刘备转战时,生活费用的来源和经济状况;其次讲现有的家产和家庭生活状况;第三,追叙他出征在外期间的收入和开销;最后表达自己对财产的态度和对朝廷的赤诚。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品丞相的诸葛亮,他家整个的田产数量仅与八品小吏的占田数相当。一个丞相,能够坦诚而毫无愧色地公布自己的家产,这在封建社会中可能是空前绝后的。 《自表后主》将诸葛亮对财产的态度,对朝廷的忠诚都一一清晰地表达了出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诸葛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自表后主》,诸葛亮“不累于物”的思想和情操得到充分显示,获得的好评如潮。我要强调的是,诸葛亮的《自表后主》是与《隆中对》、《出师表》和《诫子书》一样重要的著作,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是一篇光彩照人、与世长存的廉洁自律宣言。
《自表后主》显示了诸葛亮“不累于物”思想和情操,从另一侧面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此文内涵丰富,是一篇光彩照人、与世长存的廉洁白律宣言。
鞠躬尽粹,死而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