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1987年首批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时期,文成帝和平初年建,2001年也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4、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保存泥塑造像较多,又名”东方塑像馆”。
扩展资料
中国佛教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龙门石窟、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这四大石窟可谓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宝藏,在宗教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东南二十公里戈壁滩鸣沙山和三危山之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北魏、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形成宏伟的规模。至唐代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现存洞窟近五百个,有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二千四百余尊。这些艺术珍品,反映了我国从六世纪到十四世纪的社会生活和历代造型艺术的发展情况,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画廊。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也叫“伊阙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南约十三公里伊河入口处两岸的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此山如斧劈开,成东西两座山头,远望夹峙如门,故称“龙门”。石窟分布在伊水两岸的东西峭壁上。始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历时四百余年,连续大规模建寺凿窟。现存石窟一千三百多个,石龛近八百个,大小佛像近十万尊。最大的佛像十七余米,最小的仅二厘米,造像题记共三千六百余品,其中以“龙门二十品”最为著名,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县东南麦积山。山高一百四十二米,形如堆积的麦垛,故名。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晚期(公元383~417年)。北魏、西魏、北周期间大规模建造。其后隋、唐、五代、宋、明、清各代亦有修凿。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麦积山石窟震裂,分为东、西两崖。现在东崖存洞窟五十四个,西崖存一百四十个。洞窟中共保存了从四世纪到十九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七千八百件,壁画一千三百多平方米。麦积山洞窟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上,在我国现存洞窟中是罕见的。
云冈石窟 云冈洞窟坐落在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的南麓,距大同市十六公里。原称石窟寺。因武周山又名云冈,后人多称云冈洞窟。因有十寺,又名洞窟十寺。始建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个,大小窟龛一千二百个,雕像、飞天等五万一千余件,分布为中、东、西三部。“昙曜五窟”位于中部,主佛像为释迦像,高13.7米。西部窟群佛教艺术日趋中国化,接近龙门石窟艺术风格。云冈石窟是北魏时代的艺术杰作,是我国历史、宗教和艺术上的珍贵遗产。
1、甘肃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1987年首批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时期,文成帝和平初年建,2001年也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4、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保存泥塑造像较多,又名”东方塑像馆”。

扩展资料
中国佛教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龙门石窟、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这四大石窟可谓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宝藏,在宗教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又名千佛洞,1987年首批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北魏时期,文成帝和平初年建,2001年也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3.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4.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保存泥塑造像较多,又名”东方塑像馆”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又名千佛洞,1987年首批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北魏时期,文成帝和平初年建,2001年也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3.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4.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保存泥塑造像较多,又名”东方塑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