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法院依职权调查有什么具体的规定?

2024-11-27 16:47:0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有两种:

一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

二是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明确为:

(1)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的其他材料。”

扩展资料: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调取,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可以自行决定调取。这些情形主要包括:

①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②涉及身份关系的。

③涉及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④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⑤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回答2: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二是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前者由当事人申请而启动,后者是法院主动依职权而进行。由于该条对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规定过于宽泛,为明确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最高法院于1992年7月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称《适用意见》)的第73条将“由人民法院负责调查收集的证据”限定为以下3种情形:(1)人民法院需要鉴定、勘验的;(2)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有矛盾、无法认定的;(3)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自己收集的其他证据。不难看出,该条第三款的规定仍很宽泛,并没有达到限定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范围的目的。为此,200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二款,即“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明确为:(1)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

你说得情况,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目前也没有相关规定限制,但是这样的取证方式,肯定是扩大了法官的职权,而违背了法官的中立原则,你可以试下找院长,但效果不大,你不行可以准备上诉,并否认,该法院调查出的证据的真实性。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