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以南是南方, 秦岭淮河以北是北方。不是以黄河为界, 而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或Qinling-Huaihe Line,也简称秦岭-淮河线)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目前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最早提出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
在由张相文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文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这就是张先生对我国北方的描绘。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 。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论述。
这里说的南北之分,不是文化的概念,而是指自然地理上的南北之分,确切地说,是亚热带(南方)与暖温带(北方)之分。自然地理的亚热带与暖温带都是有定义、有标准的。
扩展资料:
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以南是南方, 秦岭淮河以北是北方。不是以黄河为界, 而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或Qinling-Huaihe Line,也简称秦岭-淮河线)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目前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最早提出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
在由张相文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文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这就是张先生对我国北方的描绘。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 。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论述。
这里说的南北之分,不是文化的概念,而是指自然地理上的南北之分,确切地说,是亚热带(南方)与暖温带(北方)之分。自然地理的亚热带与暖温带都是有定义、有标准的。
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然而,这个过渡和变化是通过相当宽的一个带来完成的。在淮河两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宽,并看不出气候、农业、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实际上,由于淮河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确实也不可能产生一条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线来。以“橘逾淮而北为枳”为例,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中南下冷空气强,常常带来柑橘致命低温,因此现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长江两岸,除了局部有利区域外,一般也没有种植柑橘的经济价值。
我国南北分界带的西段秦岭,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因而在岭北为典型暖温带情况下使岭南成为典型亚热带(能生长同纬度淮河两岸不能生长的柑橘等亚热带指标植物)。但是,秦岭分界也并非一条线。因为秦岭南坡约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亚热带,而秦岭山脉两坡千米等高线间的宽度,也就是分界带的宽度也大约有90-110公里。而且,在历史上南北分界带是随气候变化而南北移动的。如果全球持续变暖,亚热带北界将来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南方和北方是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个模糊的区分概念,并没有法定或是全国统一的分界线.江西人到东北西北各省也都被称为'南方人'.可到了广东,海南,也被称为北方人.粗略地说,黄河以北可称北方,长江以南可称南方.
不是的。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北方,以南属南方,在气候,饮食,风土人情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地理常识,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信阳市北部分界线就是淮河。
“南电信,北网通”这句话只是大概说明通信分布,并不是绝对,北京也有电信,深圳也有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