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的根有以下作用:
1、散血通经、软坚透骨的作用。
2、治鸡骨软刺卡在喉咙里。
3、可治跌打肿疼。
4、将它的茎叶熬开水,冲洗可治浑身疼痛,关节疼痛等。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凤仙透骨草。牻牛儿苗目、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花卉,全株分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
●凤仙花除了具有观赏性,还有入药的作用。凤仙花全身都是宝,茎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
凤仙花的根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凤仙花是著名中药。花入药,可活血消胀,治跌打损伤。花外搽可治鹅掌疯,又能除狐臭;种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
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凤仙花能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风湿痛、经闭腹痛、产后瘀血、跌打损伤、鹅掌风、灰指甲。
凤仙花,以花如凤状而得名,又名金凤花、灯盏花、指甲花等。其果实与小桃相似,老则破裂,故又叫小桃红、急性子,全草名为凤仙草。所开之花或白、或淡红、或紫红、或黄、或为杂色,非常逗人喜爱,家庭花卉中,每多有它。现代研究证明,凤仙花子含皂甙、脂肪油,油中含凤仙甾醇、杷荏酸,并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其煎剂、酊剂、水浸液,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和在位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中医认为,本品全草皆入药,且有小毒。子苦微温,根、茎、花、叶辛甘苦。子能通经活血、软坚散结,其余皆能活血通经、祛风止痛、解毒疗疮。临床上,可用来治疗下述种种难症。
1.膈食不下:用凤仙子浸酒三宿,晒干为末,酒丸如绿豆大,每服8粒,日服2次,连服1周,即可见效。
2.乳癌初期,坚硬如鸽卵大:用凤仙花6g,酒煎,分2次服,连服7日,停3日,又服。
3.瘰疬初起:用凤仙花熬膏涂敷患处。
4.一切痈肿:用凤仙花全草捣烂敷患处。
5.臁疮:用凤仙花全草适量,煎汤洗患处,连洗2周,甚效。
6.灰指甲:用白凤仙花捣烂,加明矾少许,敷指甲上,用纱布包扎,每日1换,以愈为度。
7.阴户肿痛:用凤仙花、泽兰叶各45g,煎汤温洗患处,每日2次。
8.鹅掌风:用凤仙花连根两大株,明矾120g,加醋240g,捣烂敷患处。伏天治之尤为有效。
9.湿疹:用凤仙花、车前子、明矾各等份,研细调匀,冷敷患处。
10.受温后脚面肿:用鲜凤仙花根捣烂,加砂糖敷患处。
11.漏肩风:风凤仙花根、臭梧桐、生姜、大蒜头、韭菜各500g,捣汁,以文火敷膏,摊贴患处。
12.白带:用凤侧花粳,去叶、花、子,切碎,每次取干者9g,用水、酒煎服。
13.经闭、干血痨:用大黄、凤仙花各等份,捣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子大,每服4.5—6g,酒送下,日服2次,连服1周,不效,停2日,再服1周,如是者,可服药4周。
14.水肿:用凤仙花根4—5个,炖猪肉吃,3次即效。
15.跌打损伤:用鲜凤仙花叶60g,益母草、米酒糟各30g,共捣如泥,蒸热,敷患处,每日1次,以愈为度。
16.骨折疼痛:用干凤仙花30g,加白酒250ml泡服,每服15ml,日服3次。
1、治水肿: 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2、白带: 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3、治跌打损伤:a.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 b.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本草汇言》:凤仙根,通经活血之药也。李氏方,治杖扑肿痛,血脉瘀凝。此寒滑走散之品,其性快便捷烈,又不宜多服久服,恐损脾胃,泄元气也。
治鸡、鱼骨哽,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