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究竟为什么会出淤泥而不染?

2025-03-31 13:35: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荷叶自洁效应

以物喻人,赞有些人不受身边的环境和人的不好影响依旧活得优雅自在

原因


荷叶自洁效应

众所周知,水滴落在荷叶上,会变成了一个个自由滚动的水珠,这说明荷叶叶面具有极强的疏水性,洒在叶面上的水会自动聚集成水珠,而水珠的滚动会把落在叶面上的尘土污泥吸附掉滚出叶面,使叶面始终保持干净,这就是著名的”荷叶自洁效应(lotus-effect)”。

荷叶的微观结构

经过两位德国科学家的长期观察研究,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终于揭开了荷叶叶面的奥妙。荷叶的自洁效应与荷叶表面的微观结构有关。原来在荷叶叶面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看到,荷叶表面上有许多微小的乳突。乳突的平均大小约为10微米,平均间距约12微米。而每个乳突由许多直径为200纳米左右的突起组成的。

打个比方,电镜下的荷叶叶面上仿佛布满着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它上面长满绒毛,在“小山包”顶又长出一个馒头状的“碉堡”凸顶,仿佛一只只触角保护着叶面,使得尺寸比它大的东西根本无法靠近叶面。

荷叶自洁效应的奥秘

这种乳实状结构的存在使得在”山包”间的凹陷部份充满着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这就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降落在叶面上后,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只能同叶面上”山包”的凸顶形成几个点接触。雨点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水球在滚动中吸附灰尘,并滚出叶面,这就是”荷叶效应”能自洁叶面的奥妙所在。

其实植物叶面的这种复杂的超微纳米结构,不仅有利于自洁,还有利于防止对大量漂浮在大气中的各种有害的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另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叶面吸收阳光的效率,进而提高叶面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回答2:

因为荷花身处的环境,她既不远离污染,“同流合污”而不甘于“屈节”偏偏这样会显得更皎洁。

回答3:

因为荷花的植株是不会被淤泥给附着的,所以才会出淤泥而不染的

回答4:

因为有外因—水,有水的存在,所以才不会有染!没了水,它自然会带着泥,或者死掉了。凡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自然万物如此,人是自然一份子亦如此!

回答5: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可能还是会跟荷花本身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植物本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