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专家与投标人串通投标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5-04-13 17:23: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措施一
  随机抽取产生作为评标专家的招标人代表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评标委员会应当由五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占三分之二以上,并且需要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产生。实践中,另外 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员通常由招标人直接指派的代表组成。招标人指派招标人代表时,通常在招标人单位采购部门或者招标代理机构的具备一定评标经验的少数几名工 作人员中选择。这就导致这些工作人员参加评标的几率和确定性要远远高于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投标人更加容易集中力量,买通这些工作人员。因此,建议招标 人适当培养和吸收更多具备评标能力的招标人代表,组建参加评标的招标人代表名单,临近开标前,在该份名单中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参加评标的招标人代表, 提高选择招标人代表的随机性。

  措施二
  抽取更多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做好评标专家名单保密工作
  招标人组建评标委员会时,适当抽取更多的评标专家,通过增加评标专家数量的方式,稀释被买通评标专家的倾向性评审意见。另外,在抽取评标专家时,应当做 好相应的保密工作,建议委派监督人员全程见证和监督评标专家抽取过程,将抽取过程及相关信息记录在案,存档备查。抽取到的专家名单,应当及时装入信封密 封,避免无关人员知悉。

  措施三
  通过抽签方式确定评标专家初次评审的投标文件
  实践中,为了提高评标效率,评标时,评标专家不会对每一份投标文件都进行审查,而是按照评标专家人数与投标文件的数量关系进行分工评审。例如:如果评标 委员会由五名评标专家组成,投标文件有十份,则每位评标专家各负责两份投标文件的评审。初次评审后,再按照一定的规则由其他的评标专家交叉复核,以保证评 标的质量。如果评标专家可以自主选择初次评审的投标文件,则被买通的评标专家势必会选择目标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以便对其作出倾向性的评审意见。为了避免这 种情况的发生,建议招标人在制定评标规则时,要求评标委员会通过抽签方式确定评标专家初次评审的投标文件,降低评标专家出具倾向性意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