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施恩的故事情节

概括的,通俗点
2024-11-28 11:53: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施恩以小管营身份,招呼配囚武松,好食好住,看上去有点儿纡尊降贵。

施恩之所谓“小管营”,并非官职,而是施恩父为管营,众人遂以“小管营”相称,查实他是没有功名的“白衣”。话虽如此,以施恩之身份,厚待一个囚犯,俗语有云: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武松虽是莽汉,亦知世间无此便宜之事,乃叫侍奉自己之人,请小管营出来相见,否则自己不再食用送来的酒饭。但那人坚持是小管营吩咐,好好侍奉半年三个月再说,不肯转知施恩,无奈武松坚持要见施恩,焦躁起来,那人只好向施恩通报。

施恩工于心计,先让武松等了一会,才慢慢地从里面走出来,见着武松便拜,武松慌忙还礼,说自己是阶下囚,未曾拜识,不只出手相救,免捱一顿杀威棒,更每日有酒有肉侍奉,却无半点差遣,自己“无功受禄,寝食难安”。

施恩客套一番,讲了一大堆“久闻大名”“如雷灌耳”“云程阻隔”“无物款待”的废话,哄得武松心痒难耐,如广府话之所谓“挑起茑条筋”,连忙追问有何事要等半年三个月才讲。

武松这么一追问,正中施恩“反客为主”之计。本来,施恩有事相求,如今变成武松欠他一个人情。施恩见时机成熟,才说有事相求,只因武松长途刺配到孟州,路上辛苦“气力有亏,未经完足”,才会等他休息三五个月,“待兄长气力完足”再讲。

武松一介武夫,除打打杀杀外,别无本事,总不会等到“武都头”气力完足,担担抬抬做“咕喱”吧!

一般人若直接说出因由,不会引起对方兴趣,施恩故弄玄虚,引起武松好奇心,非追问下去不可。

武松听施恩说须休息三五个月,才气力完足,不禁呵呵大笑,说道自己去年曾患三个月疟疾,其后酒醉行经景阳冈,亦只三拳两脚,便打死一只大虫(老虎),今时今日,无病无痛,气力充足。

施恩欲擒先纵,仍故意要待武松休养一段时日再讲。武松见此,乃问施恩“只是道我没气力了?既是如此说,我昨日看见天王堂前那个石墩约有多少斤重?”

施恩说是约有三五百斤重。武松乃邀施恩一同前往,看看自己能否“拔得动”。施恩仍叫武松饮吃完酒再去,但武松表示回来方饮也不迟。

二人来到天王堂前,在场做工的囚徒连忙站立一旁请安。武松轻轻摇了摇石墩,大笑道:“小人真个娇惰了,哪里拔得动!”施恩随口答道:三五百斤重石头,不可轻视。

此时,武松叫各人躲开。只见他把上半截衣裳脱下,拴在腰里,把石墩一抱,便已轻轻抱起,随之把石墩一撇,陷地一尺深,众囚徒见了,尽皆骇然。武松随即用右手把石墩提起,往上一抛,离地一丈多高,然后双手接住,轻轻放回原处。回过身来,“面上不红,心头不跳,口里不喘”,看着施恩与众囚徒。

施耐庵这样描述,只是夸大而已。试想三五百斤重量,折合五、六百磅,纵是当今奥运举重冠军,也举不起。

不过,夸大武松气力,等同夸大“花和尚”鲁智深之“倒拔垂杨柳”,只属小说渲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