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如题主所说,在康熙的步步紧逼下,忍无可忍的平西王吴三桂再次起兵叛乱,掀起了清初三藩之乱。刚刚起兵的吴三桂,凭借麾下善战的关宁集团,几乎势如破竹,一度饮马长江。
在单纯的军事件的较量中,吴三桂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已经堕落的八旗集团屡战屡败,但是,为什么三藩之乱八年后,吴三桂却最终被处于军事劣势的清廷平定了呢?
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唯一的优势就是军事优势,而且这个军事优势还不是全面占优,仅仅是军队战斗力和军事指挥方面的优势,在军队人数方面,吴三桂集团依然居于劣势。
所以,虽然吴三桂在军事方面占据了优势,但是两军对垒,除非一方占据压倒性的绝对优势,一战定乾坤,否则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包括经济、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综合国力的较量。而显然,仅凭云贵一隅之地,面对占据全国的康熙,无论是经济、人口抑或资源,吴三桂与康熙都不是一个数量级。吴三桂与康熙之间的对决,某种程度上,与秦末刘邦和项羽的较量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在军事方面,项羽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面对刘邦,项羽几乎百战百胜。但是,刘邦凭借萧何在后方的有力支持,屡败屡战,始终败而不倒,项羽却越打越弱,最终,“痞子”刘邦战胜了“英雄”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虽然吴三桂无法跟项羽相比,但是显然康熙也比不上刘邦。因此,虽然吴三桂在军事方面的确有不小的优势,也赶上了八旗集团的堕落,但是,在吴三桂意图偏安江南,猪队友耿精忠和郑经鼠目寸光,再加上吴三桂年事已高,吴三桂集团最精锐的老兵消耗殆尽,军事力量强横一时的吴三桂集团,在绝对的核心人物吴三桂病逝后,最终被康熙剿杀。
除非一方占据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否则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较量。
而是包括经济、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综合国力的较量。
因为藩之乱中,吴三桂唯一的优势就是军事优势,而且这个军事优势还不是全面占优。
因为军队战斗力和军事指挥方面的优势,但吴三桂集团依然居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