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13亿人口,当中至少有5亿是动漫市场消费者,市场空间为1,000亿元/年。目前国内有2000家省市电视台,其中动画专业频道有4个、少儿频道有25个、少儿栏目有289个、动画栏目200个,年需求达到26万分钟,国产量仅有2万分钟。至于儿童音像图书市场空间为100亿元/年,儿童服装900亿元/年,玩具200亿元/年,文具600亿元/年,儿童食品350亿元/年。
截止2006年底,全国动漫企业达5473家,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在校学生46.6万人。但目前国内动漫情况是原创不足,题材单一,品牌意识差。中国动漫低龄化趋势明显,缺乏竞争力。缺少专业人才,无强大团队,形不成规模优势。并且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而缺少自身的“造血”功能。
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中国目前每年儿童食品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50亿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00亿元左右,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人民币100亿元……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行销都有赖于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以此类推,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
虽然许多国内同行对韩国近年来在“文化立国”的努力上刮目相看,但是从榜单上可以看到韩国在动漫产业上的现实情况:全球卖座前30名动画片里有两部是日本产动画作品�其中《神隐少女》是原创作品,《霍尔的移动城堡》改编自英国儿童奇幻文学作家黛安娜·伟恩·琼斯的同名小说 ,其余28部都是美国好莱坞动画片。而日本虽然在动画片上略逊一筹,可是在漫画的成就上则是连美国都望尘莫及。讲到“动漫产业”,仍旧是美国与日本双强鼎立的天下。
美国:动漫的产业梦想之地
美国除了在动画产业与艺术上都赢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是最先把动画片推向市场,并且形成产业规模的国家。其中当然以迪士尼公司最具有代表性。在20世纪中叶,华德·迪士尼创造米老鼠这个活泼有趣的卡通形象,在媒体上大获成功。1955年,迪士尼以自己漫画与卡通中的人物、故事为中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卡通王国——洛杉矶的迪士尼乐园。它实现了迪士尼将欢乐变成为产业的梦想,同时提供给全世界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
加拿大:政策与管理创建的动漫大国
加拿大是个动画产业大国,虽然全国只有3000多万人口,但在影视、动画的创作和加工方面的能力名列前茅。加拿大是排名在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影视产品出口国,其产业中很大部分就是动画产品。以西岸的“北方好莱坞”温哥华为例,这个只有200多万人口的城市,每年影视和动画行业方面的产值达到70亿人民币以上,是继美国的洛杉矶、纽约之后的北美第三大影视城市。而加拿大之所以在影视动画方面能有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与政府所实行的一系列的政策和管理方式密不可分。
日本:以漫画为基础的动漫之都
日本动漫对于国内动漫观众的影响力已经不需强调。很多人只看到日本动画的发达,在羡慕日本动漫界有足够的资金挹注创作之余,却不知道其实大多数的动画,都遵循既定的市场机制——也就是先有漫画在市场上成功,才会有人投资改编为动画。在日本至少有将近八成的动画与卡通,都是先出版漫画成功后,才开始改编成动画的。包括动画大师宫崎骏也是先画了《风之谷》的漫画,才有《风之谷》的动画改编。日本是亚洲唯一有动画作品进入全球前30名收入排行榜的国家。日本的漫画产业在题材的多元化上,也是令其他发展动漫国家所自叹不如的。连漫画大国美国都有专书教人如何画日本风格的漫画!在日本除了主流的漫画题材,还有针对各种特殊市场的漫画题材。譬如日本有专门针对“家庭主妇”这种消费群,或是“少女漫画”这种专一消费群的漫画杂志。这在其他国家都是很少见的。
韩国:漫画原创没落的代工地
对于大多中国人来说,韩国的印象可能在于曾经霸占中国网络游戏大半市场的韩国网络游戏,以及热播的韩国电视剧等等。事实上韩国政府对于动漫产业的提携,也如同对游戏产业那样不遗余力,因此也不乏原创的佳作。不过正如同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地区如中国台湾等地,韩国传统的漫画产业在上个世纪末纷纷因为游戏、网络等其他娱乐的兴起而逐渐没落。在漫画原创作品没落的情况下,动画产业也变成以代工为主的行业。所以,在榜单中找不到任何韩国或是中国台湾的作品,但是其实前30名动画片中有许多是韩国、中国台湾动画公司在国内的分公司所代工的,譬如高居前三名的《狮子王》就是由台湾宏广卡通公司代工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