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黄旗,正蓝旗,正红旗,正白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镶白旗之间的区别?

2024-12-03 15:01: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起源:

正黄旗,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由皇帝亲自统领,是上三旗之一。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正蓝旗,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正红旗,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红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为下五旗之首。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正白旗,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将其纳入皇帝亲统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

镶黄旗,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首,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镶蓝旗,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红旗,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白旗,。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2、人口规模:

正黄旗,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正蓝旗,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3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正红旗,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

正白旗,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单位100-300人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黄旗,清末时的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13万人。

镶蓝旗,清末时规模达到了下辖八十七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

镶红旗,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镶白旗,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6万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3、地位:

正黄旗,与“正黄旗”、“正白旗”并称上三旗。

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正红旗,清代八旗之一,下五旗之首。

正白旗,正白旗是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将其纳入皇帝亲统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顺治初,顺治皇帝将多尔衮掌握的正白旗收归自己名下,与两黄旗并称为上三旗,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

镶黄旗,与“正黄旗”、“正白旗”并称上三旗。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后来又在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中设置镶黄旗。

镶蓝旗,八旗中的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红旗,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白旗,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蓝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黄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红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白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镶黄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镶白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镶蓝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镶红旗

回答2:

满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军入关前,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身份高贵,条件待遇优厚,称为“上三旗”。其余五旗,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称为“下五旗”,由亲王、贝勒、贝子掌管,驻守京师各地。入关后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就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此后清代就成了定制。

回答3:

那是蒙八旗和满八旗不同 是蒙八旗的驻地 其他四旗后改名字了 正白旗和镶白旗合称正镶白旗,比如正黄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后旗 旗政府驻地土牧尔台 后71年政府迁白音查干

回答4: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