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D,磁带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的记录方式主要以形成不同写入电流波形的方式记录,所以访问速度最快。而且能驱动磁带相对磁头运动,用磁头进行电磁转换,在磁带上顺序地记录或读出数据。
磁带存储器可以通过磁带控制器模型大型机所共享。磁带存储器可以处理最多4Gbps传输速度的光纤连接装置——这是大型机光纤连通道连接专利。磁带存储器控制器也能够支持磁盘驱动或者是光纤通道交换机多达4个标准的8 Gbps传输速度的光纤通道连接。
如果磁带存储器没有足够的FICON与合适长度和类型的光纤通道布线,各驱动、大型机以及存储网络之间的连通性将不能实现。磁带存储器以及控制器也需要软件升级和许可支持。这取决于数据中心当前的操作系统和许可模式。
扩展资料:
磁带机结构原理:
普遍使用的磁带机是快启停式磁带机。它由主动轮和带盘驱动机构、磁带导向和缓冲机构、磁头、读写和驱动控制电路等组成。
磁带传动:以真空缓冲箱式磁带机为例,磁带由供带盘经右缓冲箱、磁头、主动轮、左缓冲箱到卷带盘。
磁带读写:磁带运动时与磁头接触。磁头线圈中通有电流时,磁头间隙附近产生磁场,将磁带上一个很小区域磁化。
数据组织:一盘磁带有始端标记(BOT)和尾端标记(EOT),中间可记若干个文件。每个文件由1至若干个数据块组成,两个文件之间有带标隔开。
磁带控制器:一个磁带控制器可联数台磁带机,控制磁带机执行写、读、进退文件、进退数据块等操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磁带存储器
访问速度最快的是磁带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以磁带为存储介质,由磁带机及其控制器组成的存储设备,是计算机的一种辅助存储器。
磁带机由磁带传动机构和磁头等组成,能驱动磁带相对磁头运动,用磁头进行电磁转换,在磁带上顺序地记录或读出数据。磁带存储器是计算机外围设备之一。
磁带控制器是中央处理器在磁带机上存取数据用的控制电路装置。磁带存储器以顺序方式存取数据。存储数据的磁带可脱机保存和互换读出。
扩展资料:
物理特性:
磁性材料被磁化以后,工作点总是在磁滞回线上。只要外加的正向脉冲电流(即外加磁场)幅度足够大,那么在电流消失后磁感应强度B并不等于零,而是处在+Br状态(正剩磁状态)。
反之,当外加负向脉冲电流时,磁感应强度B将处在-Br状态(负剩磁状态)。当磁性材料被磁化后,会形成两个稳定的剩磁状态,就像触发器电路有两个稳定的状态一样。
读写原理:
在磁带存储器中,利用一种称为磁头的装置来形成和判别磁层中的不同磁化状态。磁头实际上是由软磁材料做铁芯绕有读写线圈的电磁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磁带储存器
在计算机的各种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磁带存储器,选d。
1.磁芯存储器:
是随机存取计算机存储器的主要形式,存在20年。这种存储器通常被称为核心存储器,或者非正式地称为核心存储器。核心使用微小的磁环(环),核心通过线程来写入和读取信息。
每个核心代表一点信息。 磁芯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顺时针或逆时针)磁化,存储在磁芯中的位为零或一,取决于磁芯的磁化方向。 布线被布置成允许单个芯被设置为1或0,并且通过向所选择的导线发送适当的电流脉冲来改变其磁化。
读取内核的过程会导致内核重置为零,从而将其擦除。 这称为破坏性读数。 在不进行读写操作时,即使关闭电源,内核也会保持最后的值。 这使它们成为非易失性的。
2.(1)磁鼓存储器:利用高速旋旋转的圆柱体磁性表面作记录媒体的存储设 备。磁鼓存储器在50至60年代用作计算机的主要 外存储器。
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数字信息的记录(写入)与再生(读出),由作为信息载体的磁鼓筒,磁头,读写及译码电路和控制电路等主要部分组成。
磁鼓筒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精密非磁性材料圆 柱,其外表面涂敷一层极薄的磁性记录媒体。
作为 电磁转换器的磁头与鼓筒表面保持微小而恒定的间 隙(0.02~以下)并沿鼓筒轴线均匀排列,在电子电路的控制下进行信息的写入和读出。
(2)磁盘存储器:以磁盘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它是利用磁记录技术在涂有磁记录介质的旋转圆盘上进行数据存储的辅助存储器。具有存储容量大、数据传输率高、存储数据可长期保存等特点。
在计算机系统中,磁盘存储器常用于存放操作系统、程序和数据,是主存储器的扩充。发展趋势是提高存储容量,提高数据传输率,减少存取时间,并力求轻、薄、短、小。
磁盘存储器通常由磁盘、磁盘驱动器(或称磁盘机)和磁盘控制器构成。
3.半导体存储器(semi-conductor memory)是一种以半导体电路作为存储媒体的存储器,内存储器就是由称为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
按其功能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只读ROM)。体积小、存储速度快、存储密度高、与逻辑电路接口容易。
4.磁带存储器(magnetic tape storage):以磁带为存储介质,由磁带机及其控制器组成的存储设备,是计算机的一种辅助存储器。
磁带机由磁带传动机构和磁头等组成,能驱动磁带相对磁头运动,用磁头进行电磁转换,在磁带上顺序地记录或读出数据。磁带存储器是计算机外围设备之一。
磁带控制器是中央处理器在磁带机上存取数据用的控制电路装置。磁带存储器以顺序方式存取数据。存储数据的磁带可脱机保存和互换读出。
扩展资料:
电脑存储器特点:
存储器按能否直接同CPU交换信息,可分为两大类:内存与外存。内存与CPU之间有信息传递通道,可与之直接交换信息,外存则不可。
1.内存(主存)。内存又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前者主要用于大容量内存储器和调整缓冲存储器;后者用于存放专用的固定程序。
电脑工作时,程序、命令的运行和信息的处理、中间结果及最终结果的暂时存储要在内存中进行。
因此,内存RAM是电脑运行过程中信息交换的场所,是电脑不可缺少的部件。当前,多媒体电脑主流配置的RAM多在128MB以上。
上文中表示存储器容量的MB中的B为字节(Byte)的缩写。字节是数据存储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数字组成(1B=8b)。每位二进制数(0或1)称为1比特(bit),是数据的最小单位,缩写为b。
电脑存储器容量和文件大小通常以字节(B)为单位。此外还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和GB(吉字节)。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2.外存(辅存)。外存包括磁盘、磁带、光盘和U盘等,特点是容量大、价格低,但存取速度较低。磁盘是最常用的外存,一般分为软磁盘和硬磁盘两类。
(1)软盘及其驱动器。软盘用于存储数据,具有价廉、携带方便,电脑间交流容易等特点,但读写速度较慢,容量较小。
目前流行的为3.5英寸双面高密软盘,容量为1.44MB。目前一般电脑只配置一台3.5英寸的软盘驱动器,定义为A驱动器(A:)。
(2)硬盘存储器。硬盘直径多为5.25英寸或3.5英寸。硬盘读写速度快,存储量大,目前常用的硬盘为20GB、40GB,还有60GB或更大。如果硬盘与驱动器做在一起,它就是固定硬盘,反之,就是活动硬盘。
(3)光盘及光盘驱动器。光盘有三种类型:只读光盘、一次写入型光盘和可擦型光盘。一张光盘容量为650MB,大约相当于500张3.5英寸的软盘。
光盘只能在光盘驱动器上使用,将它接在电脑上便可通过显示屏阅读盘上信息。光驱外形及功能与软驱类似,其数据速率150KB/S为单位,其读盘速度有16倍速(16X)、48倍速(48X),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磁芯存储器-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磁带存储器-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半导体存储器-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磁鼓存储器-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 电脑存储器-百度百科
在计算机的各种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磁带存储器。
选择D。
以磁带为存储介质,由磁带机及其控制器组成的存储设备,是计算机的一种辅助存储器。磁带机由磁带传动机构和磁头等组成,能驱动磁带相对磁头运动,用磁头进行电磁转换,在磁带上顺序地记录或读出数据。
中央处理器在磁带机上存取数据用的控制电路装置。磁带存储器以顺序方式存取数据。存储数据的磁带可脱机保存和互换读出。
扩展资料:
以磁带为记录介质的数字磁性记录装置,它由磁带传送机构、伺服控制电路、读写磁头、读写电路和有关逻辑控制电路等组成。
磁性材料被磁化以后,只要外加的正向脉冲电流(即外加磁场)幅度足够大,那么在电流消失后磁感应强度B并不等于零,而是处在+Br状态(正剩磁状态)。
反之,当外加负向脉冲电流时,磁感应强度B将处在-Br状态(负剩磁状态)。当磁性材料被磁化后,会形成两个稳定的剩磁状态,就像触发器电路有两个稳定的状态一样。
当磁头经过载磁体的磁化元时,由于磁头铁芯是良好的导磁材料,磁化元的磁力线很容易通过磁头而形成闭合磁通回路。不同极性的磁化元在铁芯里的方向是不同的。
当磁头对载磁体作相对运动时,由于磁头铁芯中磁通的变化,使读出线圈中感应出相应的电动势e。负号表示感应电势的方向与磁通的变化方向相反。不同的磁化状态,所产生的感应电势方向不同。这样,不同方向的感应电势经读出放大器放大鉴别,就可判知读出的信息是1还是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磁带存储器
在计算机的各种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寄存器。
CPU寄存器最快 其次是计算机高速缓存 再次是内存 最后是硬盘
原因有三:
第一、这些存储器距离CPU的远近不同:
内存离CPU比较远,所以要耗费更长的时间读取。以3GHz的CPU为例,电流每秒钟可以振荡30亿次,每次耗时大约为0.33纳秒。光在1纳秒的时间内,可以前进30厘米。也就是说,在CPU的一个时钟周期内,光可以前进10厘米。因此,如果内存距离CPU超过5厘米,就不可能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数据的读取,这还没有考虑硬件的限制和电流实际上达不到光速。相比之下,寄存器在CPU内部,当然读起来会快一点。
距离对于桌面电脑影响很大,对于手机影响就要小得多。手机CPU的时钟频率比较慢(iPhone 5s为1.3GHz),而且手机的内存紧挨着CPU。
原因二:硬件设计不同
内存的设计相对简单,每个位就是一个电容和一个晶体管,而寄存器的设计则完全不同,多出好几个电子元件。并且通电以后,寄存器的晶体管一直有电,而内存的晶体管只有用到的才有电,没用到的就没电,这样有利于省电。这些设计上的因素,决定了寄存器比内存读取速度更快。
原因三:工作方式不同
寄存器的工作方式很简单,只有两步:(1)找到相关的位,(2)读取这些位。
内存的工作方式就要复杂得多:
(1)找到数据的指针。(指针可能存放在寄存器内,所以这一步就已经包括寄存器的全部工作了。)
(2)将指针送往内存管理单元,由MMU将虚拟的内存地址翻译成实际的物理地址。
(3)将物理地址送往内存控制器,由内存控制器找出该地址在哪一根内存插槽上。
(4)确定数据在哪一个内存块上,从该块读取数据。
(5)数据先送回内存控制器,再送回CPU,然后开始使用。
内存的工作流程比寄存器多出许多步。每一步都会产生延迟,累积起来就使得内存比寄存器慢得多。
为了缓解寄存器与内存之间的巨大速度差异,硬件设计师做出了许多努力,包括在CPU内部设置缓存、优化CPU工作方式,尽量一次性从内存读取指令所要用到的全部数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