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虽然今年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依旧阻挡不了人们对于高考的关注度。
“今年一本分数线是多少”,“某某学校今年本科率是多少”等等话题成了人们闲茶饭后的谈资,但是人们关注高考似乎只是关注一个结果,高考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如何了呢?
01
孙俪妹妹高考结束,姐妹热舞庆祝“通关”
孙俪的妹妹孙艳,也是高考大军中的一员,都经过了严肃而紧张的考试。
但和其他的考生不同的是,孙艳考完试找姐姐孙俪,并没有被追问考试考得如何,她跟孙俪说想要放松一下来庆祝考试结束,孙俪便带着她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舞蹈。
还在微博上,晒出了一起舞蹈的照片,并且配了一些非常亲昵的配文,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姐妹俩的感情非同一般,还能看出妹妹孙艳是真的感觉到了放松,尽管一个小时的舞蹈让她精疲力尽。
孙俪作为长姐的做法,真的是好“家长”的典范,各位父母应当多多学习,那么面对考试的孩子,家长都应该做什么呢?
02
模范家长守则第一条:理解孩子考前的“迷惑行为”
陪孩子经历过考试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越临近考试,孩子就越会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经常发呆、会坐立不安、一趟一趟上厕所等等,甚至还有呼吸不畅、面色发白、虚汗不断等生理现象。
这时家长一定不要急着骂孩子,也不能表现得过于紧张,要明白产生这些现象时孩子患上了“考前焦虑症”,出现这个症状有以下几点原因,父母要对症下药。
先弄明白,孩子产生考前焦虑的原因:
①遗传原因
小张是一个遇事焦躁不安的人,赶火车会提前一个小时出发,明明时间很充足,但是她还是不自觉有喝水上厕所的冲动,似乎这样可以帮自己平静下来,让他意外的是,孩子跟他一样,平时就连小考试也会紧张到失眠。
有时面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人就会不自觉地产生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是会“遗传”的,有些时候甚至会“传染”给身边的人。
②教育方式
孩子会在考前产生焦虑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离不开的,如果平时父母非常关心孩子的成绩,考试不理想打骂孩子、惩罚孩子,那么临近考试,不慌张才是不正常的。
③身体状况
考前孩子身体不舒服,会影响到他接下来的考试,担心考不出理想的成绩,焦虑感就会慢慢体现出来。
④压力目标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成为人中龙凤,孩子自己当然也有很高的抱负理想,但正因为如此,证明自己实力的时候才更容易紧张焦虑。
⑤过去经历
曾经有过失败经历的孩子,会更加害怕失败,害怕造成失败的任何场合,例如考试、海选等等。
⑥准备状态
大多数学生自控都比较差,一般都秉承着“临阵磨杆,不快也光”的想法,考试即将到来,知识点还有许多没有看过,难免会有一些焦虑。
⑦备考氛围
有些家长为了顺应孩子备考,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里一点声音都没有;还有些家长,工作辞掉在家陪着孩子。
其实这样往往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更加没有精力学习。
03
模范家长守则第二条:孩子产生焦虑,家长会疏导
往往一件事情,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都有它的另一面,即负面情绪可以有效转化为正面价值,孩子产生焦虑,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认同这种情绪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考前焦虑是很正常的,任何人面对考试都会紧张,而且适当的焦虑还能促进考试超常发挥,让孩子直面焦虑。
其次、以平常心对待
在孩子焦虑时,家长更不能表现得过度关心,这样会起到反作用,试问看到家长比自己还焦虑,不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个时候,家长要以最自然的方式与孩子相处,让孩子逐渐放松下来。
接着、适当放松运动
有时候一直做一件事,会让大脑产生抑制的作用,再加上临近考试孩子一直处于大脑紧张的状态,有时换一种环境就能很好地缓解,比如进行运动或出门接触一下大自然。
最后、寻求心理咨询
如果孩子非常焦虑不安,家长已经没有办法了,可以请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孩子沟通。
04
模范家长守则第三条:帮孩子预防考前焦虑,防患于未然
焦虑的情绪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只不过它是通过长期积攒瞬间爆发而已,因此,为避免孩子焦虑 ,父母应当尽早告诉孩子这几点:
1)不要太看重名次
学校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比更加努力,会采用排名的方式,而学生们往往会忽略掉成绩只看重名次。
家长应当尽早告诉孩子,测试是为了寻找并弥补自己的不足,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己。
2)不要经常比成绩
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学习成绩相似的学生身上,他们考完试就会凑成堆进行成绩的比较,这样会产生盲从的不良后果,人家怎样学习你就怎样学习,这样就好比“东施效颦”,不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会毁掉自己。
05
模范家长守则第四条:孩子考试,家长要做好辅助工作
当孩子已经步入考试的战场,家长能做到的只有为孩子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这是要做到以下几条:
第一条:孩子的衣食
考试期间,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吃过多的营养品,最终导致孩子消化不良,最终耽误考试。
其实考试时,最适合孩子的是最熟悉的东西,吃熟悉的食物,穿熟悉的衣服,不会让孩子感到过度焦虑。
第二条:孩子的睡眠
考试时孩子失眠没有办法入睡,多半是紧张造成的,家长最好的开导就是告诉孩子“没关系,不会影响考试的”,让他安心,放松后就会很容易感到疲倦了。
06
模范家长守则第五条:考试结束后,允许孩子放松一下
考试结束后,许多家长都会很关心孩子的成绩问东问西,这对于并不满意自己考试质量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难回答的,而一个优秀的家长并不会这样做。
要让孩子安心
孩子该考完后,并不只有放松,还有不知道成绩的压力,这是父母追问孩子,会让孩子陷入两难的境地,不想让父母失望的同时也害怕自己失败,这是父母要让孩子安心。
让他们知道,高考虽然是人生的转折点,但并不是唯一的机会,要知道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你的最终。
注意孩子安全
但是孩子高考过后,毕竟是过了一道坎,为了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走出心理逆境,家长带孩子出门放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时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让孩子放松紧张的心情。
“高考很重要,亲情价更高”,虽然高考的高低一直被视为孩子有没有出息的评判,但作为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开导孩子,帮孩子走出逆境,只要一家人共同努力了就一定不会后悔!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让孩子不要过于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只要努力了就好。
给予孩子鼓励,安慰孩子放宽心态,告诉孩子不管考得如何都没有关心,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压力。
当孩子面临考试压力大的时候,家长要足够的耐心对孩子进行心里上的疏导,多带孩子进行户外锻炼,能够有效缓解考试压力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