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分布上常呈带状,宽度和延长变化很大,常斜切地层。
2)断裂带内的岩石具有特征的碎裂结构、碎斑结构以及条带状构造和糜棱构造等。
3)断裂带内,岩性变化复杂,与原岩性质、应力性质及构造作用的强度有关。
4)断裂带内各种类型动力变质岩的颜色变化复杂,出现各种“动力色”,局部呈条带状、条纹状分布,界线有时明显,有时渐变,有时形成类似流动构造的特征。
5)断裂带内的岩石,次生节理、劈理、各方向擦痕、断层泥等均较发育,岩石破碎强烈。
6)破碎带常有水及其他溶液的活动,所以常出现硅化等蚀变,及形成一些次生矿物如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叶蜡石、滑石等。
7)碎裂带往往穿过不同的岩层,在地貌上往往构成陡崖或脉状负地形。
8)由动力变质作用所形成的绿色片岩、蓝闪石片岩等,往往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与围岩岩性很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