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工作目标化,是指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要有一定的目标,并用这些目标来指导各级,各环节,各部门和每个职工的行动。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目标化应该做到:
1)要在全企业范围内建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系统,即企业不仅要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生产经营总目标,或称一级目标,而且还要按层次制定保证一级目标得以实现的二级目标,以及制定保证二级目标得以实现的三级目标。这些目标从高层到低层逐步具体化,使全企业各个层次直至每个职工都有自己的目标,都可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总目标而奋斗。
2)企业的各部门也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制定出自己的目标,如产品生产目标、产品销售目标、技术服务目标等。这样,企业不仅有纵向的,多层次的目标系统,而且还有横向的,各个部门的目标系统,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网,使企业内部上下左右都用目标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行动计划。
当上述各种目标的制定必须吸收广大职工群众来参加,因为一方面群众最了解本部门和自己的工作情况,可以使目标制定得更加切合实际;另一方面,又可使他们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今后的打算,实现这些目标对国家,企业和个人有什么好处,使目标的实现有牢固扎实的基础。
2、计划管理系统化,是指计划管理的内容,手段要全面配套,形成系统。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计划指标系统化。指标是企业用数字表示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生产经营活动现象。计划指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现象达到的目标与水平。
企业的计划指标应该是全面的,即它不仅有经营、生产、技术方面的指标,还应该有教育、服务、生活等方面的指标;不仅有数量指标,还应该有质量指标;不仅有考核指标,还应该有控制指标;不仅有企业的综合指标,还应该有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阶段的具体指标,也就是要把反映企业各方面经济现象数字特征的各种既不相同又有联系的计划指标综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计划指标体系来加以制定、执行和检查,才能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反映企业全面计划管理所要达到的全部目标。这样,企业每种计划的指标都反映了这个计划的目标,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而企业全部计划的指标又都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的要求,并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指标总系统。
2)计划内容全面化。由于计划指标是用数字来表示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与水平,故计划内容主要表现为各种计划指标。但计划不仅应该有各种计划指标,还应该表明要求干什么,确定由谁来干,规定什么时候干,怎样干,如何考核等,即还要指定贯彻执行者,规定时间进度要求,确定工作方法和措施,所以它是全面的。
另外,全面计划管理不仅包括计划的制定,还包括计划的贯彻执行和控制。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控制是计划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计划不进行控制,就不能起到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如无计划,执行控制也就失去了依据,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计划管理也是全面的。
3)信息资料系统化。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情况的资料。对企业来说,信息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料和情况,常表现为方针、政策、情报、指令、定额、标准、数据、凭证、报表等多种形式,它是制定计划和实行控制的依据与手段。
企业制定计划需要有足够的外部与内部的信息,在贯彻执行计划时也要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内部各单位计划完成情况等信息,以便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控制。总之,企业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要完整,准确,及时,科学地搜集,整理,检索,保存和传递有关信息。
企业要做好计划管理,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从这三个阶段着手,即“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以满惠PM计划管理云为例:
“事前”管理:主要是计划的编制和审核。通过目标和关键结果的层层分解,自上而下落地执行,分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系统化编制形成年度/月度/项目/日常工作任务计划,并建立层级审核机制,确保计划的可行、可靠、可控。
“事中”管理:主要是对计划执行效率和质量的管理。工作进度和完成状态全过程动态监测,智能风险预警机制,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差,做到实时预警和控制,及时督导和联动调整,确保计划执行效率、质量及风险掌控。
“事后”管理:主要是对计划执行结果的管理。通过系统化考评机制,工作绩效考核具体到执行人和关联责任人,无需人工参与,自动执行考核标准,工作过程数据自动存档,数据留痕,随时可查询和追溯。
想了解怎么成为计划管理工程师及计划管理工作内容嘛?
现有84个PPT免费赠送。PPT内容包括制造型企业全系列课程(质量类含六西格玛管理、运营类含精益生产、供应链类、研发类含DFSS和QFD)四大类课程。
留下你们的邮箱,免费赠送课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