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焚书坑儒,以及无视平民百姓的死活,耗费大量物力人力建造阿房宫、修建长城。无可否认,修建长城是为了抵卸北方匈奴的入侵,但对于其间生活于水深火热的平民百姓来说,秦始皇就是残暴不仁的暴君。
⬆秦王政
所处立场不同,看法自然不一样。对于为秦朝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那些大臣来说,秦始皇又是一个善待功臣的好皇帝。
秦始皇善待功臣始末公元前246年,韩国害怕被强秦灭掉,派出了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兴修水利,消耗秦国的财力物力,以达到‘疲秦’的目的。针对这一情况,秦王政于公元前237年下达了《逐客书》,准备逐出六国客卿,以杜绝再有六国奸细混杂其中搞破坏。
楚国客卿李斯也是被逐之列。李斯本来想着在秦国干一番大事业的,听说就要被逐,心里自然是不甘心。
⬆秦王政
于是,李斯便向秦王写了一封《谏逐客书》,痛陈‘逐客’必定会造成秦国人才大量流失,最终损害的是秦国利益。最终,李斯的《谏逐客书》成功说服了秦王,让其收回了‘逐客’令,李斯也得以继续为秦国效力。
而韩人郑国领导修建的水利工程也得以继续完成。秦国兴修水利,虽然短期内确实耗损了国力,但从长远来看,却大力发展、繁荣了秦国的经济,是功在千秋的伟业。
此外,秦国也得以网罗了一批各个领域中的客卿人才,如尉缭是杰出军事家;王翦是著名的武将;李斯则是擅长出谋策划的文臣。
这是魏国客卿尉缭向秦王政提议重金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破坏六国合纵之势,而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因为虽然当时秦国在‘七雄’之中是强国,但如果其它六国一旦形成合纵之势,秦国就有灭国的危险,一统天下也就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谏逐客书》对秦王政乃至整个秦国的影响是相当的大,为秦国不断发展强盛、以及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秦王政花了十年时间,于公元崩219年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秦王政也变成了秦始皇。
秦王政从战国七雄时期,一直到登基做了秦始皇,并没有过桥抽板,虽然之后建造长城、阿房宫累死了大量平民百姓,也有‘焚书坑儒’的恶名,但始终善待那些建功立业功臣。
但也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吕不韦,吕不韦对秦国有什么贡献呢?
⬆吕不韦
‘奇货可居’吕不韦吕不韦原是战国时期的卫国商人,有一次他到赵国邯郸做生意,踫巧遇上了郁郁不得志的异人,便认为异人‘奇货可居’,值得他投资一把。
异人原本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一直不受安国君的待见。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一直都纷争不断,秦、赵两国也不例外。为了表达彼此的诚意,以及彼此牵制,秦国便将地位低下的异人做了人质。
这样一来,独在异乡又忧郁不得志的异人,很快便沦陷在投机商人的刻意讨好之下。吕不韦也是极力投其所好,更将跟异人对上眼的一名姬妄送给了异人,而这名姬妾的名字叫做赵姬。
⬆赵姬
公元前259年,赵姬在赵国邯郸产下一子,取名嬴政(后来的秦始皇)。
而吕不韦这边,也一步步开始实施他的计划。
吕不韦得知,秦国太子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但是华阳夫人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吕不韦便亲自跑到秦国,采用逐个攻破的对策,用金钱收买加以劝说,让阳泉君(华阳夫人弟弟)及姐姐,去给华阳夫人做说客,劝说华阳夫人收异人做养子。
吕不韦以商人的圆滑口舌,痛陈以色娱人并非长久之计,年老色衰之日便是失势之时,华阳夫人深以为然。
公元前257年,秦、赵两国再次爆发战争,秦国派王齮领兵围攻赵国邯郸,这样一来,做为人质的异人处境就变得很危险了。
危急之下,吕不韦用六百斤金子收买了赵国守城的官吏,和异人逃到了秦军的大营,异人得以顺利回到秦国。
由于目标太大不好跑路,赵姬赢政母子只能继续留在赵国邯郸,受到赵国的严厉监视。由于赵姬是赵国贵族之后,母子俩性命倒是暂时无忧。
⬆赵姬
公元251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登上皇位,是为秦孝文王。独宠后宫的华阳夫人,便乘机猛吹枕边风,让已贵为秦王的安国君立异人为太子。
公元250年,秦孝文王逝世,太子异人顺理成章继承了皇位,是为秦庄襄王。刚好这个时侯,秦、赵两国的战争摩擦已暂时逐渐平息,赵国为表诚意,便将赵姬蠃政母子送回了秦国,作为异人新君登基的贺礼。
至此,吕不韦的政冶投机终于获得了巨大回报,获秦庄襄王封为丞相,食邑万户。三年之后秦庄襄王逝世,嬴政继位登基,更尊称吕不韦为‘仲父’。
公元前238年,嫪毐私通太后祸乱爆发,位极人臣的吕不韦受到牵连,但秦始皇念及他扶持先皇(异人)登上皇位的功绩,只是剥夺了其相国职位,发配到河南。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
⬆吕不韦
将吕不韦发配河南一年多后,秦始皇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是对吕不韦的责问:“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
秦始皇完全抹杀了吕不韦的功劳,和之前的‘不忍杀害’形成了鲜明对比,混迹官场十年有余的吕不韦,明显感到秦始皇起了杀心。这也成了压死吕不韦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他喝毒酒自杀身亡。
是什么导致秦始皇态度转变,对吕不韦起了杀心呢?
司马迁的史记已经写得很清楚,吕不韦被削官发配河南后,还有食客门生去拜访吕不韦,一个被罢了官的人,按理说已经失去了政治价值,由此也可见吕不韦此人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大。
⬆吕不韦
另外,吕不韦确实是一个手段、能力都非常强大的人。从政治层面来看,吕不韦在赵国邯郸白手起家,利用通天手段,将异人这样一个秦国皇室边缘人物,硬生生推到了秦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并最终将异人推上皇帝的宝座。
但这也是秦始皇忌惮吕不韦的地方。吕不韦拥有翻云覆雨的手段,就算被削官后还有相当影响力。
而秦始皇已经打了草经了蛇,难保以后吕不韦不会造反,所以,秦始皇才最终修书一封,送吕不韦上了西天。
结语:秦始皇刚接手异人的皇位,当时六国未统一,还处在各方诸候割据争雄的年代。以吕不韦的能力及影响力,被削官发配之后,难保不会反弹造反和投身敌国,这些都是导致秦始皇迫杀吕不韦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能善待功臣,却不能善待吕不韦是因为吕不韦不但给秦始皇带来莫大的耻辱,还威胁到了秦国的稳定。
因为吕不韦是朝廷重臣,势力实在太大。如果不杀了吕不韦,在未来会有后患谋取他的皇位。这么做也是杀鸡给猴看。
因为吕不韦在秦异人死后没多久就和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有染,甚至赵姬的那个男宠也和吕不韦有关,吕不韦也帮他们隐瞒过,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吕不韦不管有多大的才能都只能死,因为他活着就是秦始皇的眼中刺肉中钉,不得不说吕不韦胆子挺大的。
秦始皇能善待功臣,不能善待吕不韦,要杀了他,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吕不韦和赵姬的关系不一般,让秦始皇非常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