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因为以下原因导致郭德纲学历不高却能佳句诗词张口就可以来:
1、读书
郭德纲学历不高,却没有因为停止学业就开始停止学习,反而因结束学业变得更加爱学习,拥有了一个超大的书房,这些书房所有的书都是郭德纲花费自己的时间去搜集去学习的知识,书房里的书涉猎广泛,平时没事就读书养成了一张有文化的嘴,自然能够佳句诗词张口就可以来。如果你学历低也要多读书,不要因低学历而自卑。
2、阅历
每个人一生的阅历是自身除了器官以外就值钱的财富了,这些阅历有好有坏,组成了自己精彩的一生。这一生或许你没有做出多成功的事情,平平凡凡过完了普通人的一生,但你这些阅历总会让你有所感悟。郭德纲从小到大,经历过太多现代人没有想到坎坷,付出了比别人百倍的努力,这些经历的事情都必然会让郭德纲有所感悟,感悟人生会让一个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加上读书的知识,很容易就形成了自我的表达方式,而郭德纲的表达通过佳句诗词来展现。
郭德纲有这样辉煌的成绩和这两点有离不开的关系,也让郭德纲可以佳句诗词张口就可以来。此问题就好像再问一个学历低的人为什么能够如此有文化还这么有成就,其实这和学历低没有太大关系,一个人文化和学历有间接关系,却没有直接关系,学历这东西是挺重要的,起码能够让你有一个高起点的开始,但往后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不可能一直顶着高学历的光环就能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但成功的概率也会更大,还是要珍惜你所有的高学历,那可能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低学历的也不用丧失斗志,只要你能够让自己变得多读书,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就如同郭德纲一样即便没有高学历的光环,也能让自己变得如此优秀,甚至不因学历低也能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
学历和知识广度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相反学历越高他的知识深度会越深,相比之下的宽度就会变小。比如博士研究的课题很可能是一个非常细节的方向,在这个领域没有人能比过他,但是在别的方面就不行了,好比很多科学家自理能力都不是很好。说回郭德纲,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人爱好。郭德纲虽然在台上的时候巧言善辩,但是回到家郭德纲是一个安静的人,他深知自己没上过什么学,就给自己建了一个很大的书房,没事的时候就窝在里面读书写字。这是他的爱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了很多之后,相信诗词佳句就不再话下了。
第二,专业需求。老郭五岁开始说评书,7岁开始学相声,之后为了生计跟着很多戏曲团体讨生活,多年的积累京评梆曲无一不通,可以说在同辈之中,郭德纲的相声技艺算是无人可敌的。曲艺的剧本,相声的贯口,很多老的段子都有诗词,郭德纲在记忆的同时,也开始融会贯通自己写一些,大家通过他的微博可以看出来,郭德纲的文化水准是不低的。
第三,愿意拜师。大家都知道郭德纲相声门的师父是侯耀文,其实侯爷能教的不多,这是让郭德纲站稳脚跟用的。郭德纲还有很多其他门的是否,比如评书门的金文声老先生,还有一直想要拜师的赵麟童老先生。拜师为了学艺,这些大家虽然都没有什么学历,但是都是文化高手,愿意拜师就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想郭德纲能有现在的水准,和他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我是简小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
郭德纲学历不高却能屡出佳句?
两个问题:
1.郭德纲真的学历不高吗?
2.郭德纲都说过那些金句?
文凭文化。
作家鲁迅,学医的;作家沈从文,小学毕业,作家王小波,工科出身,青年作家韩寒,初中文凭。
读了多少书和上了几年学没有直接关系,文凭只是体现一个人内涵的参照,而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郭德纲师承杨志刚,后拜侯耀文先生为师。这两位在相声界的分量就不用多说,郭德纲作为两位的亲传弟子,相当于某个江湖大门派的掌门人座下的关门弟子。作为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相声,两位经验丰富且文学底子不弱的师傅带出来的弟子,还不能说几句彰显内涵的话,那才是怪事。
作为一个只懂听相声的门外汉,对相声这种艺术表演形式,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相声属于传统文化的一种,说相声的人都是属于把语言和文字翻来覆去研究透的人,怎么从字里话里生出趣味来,什么埋包袱,什么时候抖包袱,都是他们所擅长的事情,类似于“段子手”的高级段子手。”
我最喜欢听李金斗和马三立两位老先生的相声,听他们讲相声,他们独特的嗓音一开口,你就会想:
“这老头到底在讲什么?
听了几句后你又想:
“都是细碎小事,不过总觉得有趣,耐听。”
等你被前面铺垫的小细节勾的趣味横生之时,包袱一抖,话一说破,不由得你捧腹大笑,其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道理(不举例了),听完以后你会惊叹“原来这件事会这么有趣”。
听郭德纲的相声,就一个感觉:
“俗,但确实搞笑”
今儿于谦你爸爸如何如何,明儿那谁谁你老婆如何如何了。“俗”是郭德纲相声的最大特色,这种感觉就像我对快手的感觉一样,不喜欢,但不能阻止。相声这行来说,“德云社”一家做大已成事实。现在的我们已经不预备点评相声好坏得资格了,反正好也是那家的,坏也是那家的,爱看不看。
其中我挺为郭老师惋惜,满腹经纶却没能融入到自己的职业中去,只能在综艺节目和发长微博的时候,偶尔流露出自己的才华。
毕竟“天涯犹在,不诉薄凉”嘛。
看到问题忍不住闲聊几句,最后希望郭老师以后不要再随便拍电影了,《欢乐喜剧人》这类就算了,引用一句话:“小品终究是小品,拍120分钟最多也只是个大品,成不了电影”。
综艺终究是综艺,搬上荧幕也不过是个综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