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更好一点:
1、想象丰富。
作者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这就是想象。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
2、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
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此赋起笔便是平中蕴奇的氛围创造。
扩展资料: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
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
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
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
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
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
两篇文章各有千秋。但因为两位诗人所处的朝代不同,所以文风和情感表露的方式也不同。若单以华丽这一共同点比较,我认为滕王阁序更胜一筹。因为它的对仗、用典及情感的抒发都令人叫绝。
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音韵方面,毫无疑问,滕王阁序较洛神赋更胜一筹
《滕王阁序》文采飞扬,采用对仗姘文、字字珠矶、句句经典。特别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线。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简直是千古绝唱,无人能出其之右!
但是洛神赋全片喜欢
不想再评价什么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