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古人是怎么过的?

2024-12-01 16:57:5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七夕最早的节俗:晒晒太阳不长虫
  最早关于七月七日的节日的可信记载来自东汉时期。这个节日最初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没有关系。《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著《四民月令》记载:
  “四日,命治麹室,具簿持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谷磨具;七日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
  “麹”就是酿酒用的酒曲,一种富含酒曲霉菌孢子的粮食制品。麹室就是专门酿酒的屋子。“薄持”是一种薄饼。“治”和“具”都是准备的意思。“蓝丸”是啥我也不知道,主观猜想的话,可能是用各种蓝草做的食品或“药品”吧。“蜀柒”一般认为就是植物“常山”。不过古人缺乏系统的植物学知识,对常山这种植物的认识也非常混乱,文献记录经常自相矛盾,这个蜀柒的具体所指,不仅我们不得而知,大概古人自己也不是真明白。“曝”就是曝晒。糗指“炒熟的米麦”。“蕙耳”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或者刺苍耳( Xanthium spinosum)一类的植物了。这里记载,七月四日和六日要对七日的活动做以准备,而到了七月七日,则需要制作“蓝丸”、“蜀柒丸”和炒麦,采集苍耳,还要曝晒图书和衣物。
  《古逸丛书》本《玉烛宝典》里引用了《四民月令》对七夕节的记载。《四民月令》中的这些记录是现在我们已知的关于的七夕节的最早的记载。
  这些风俗中在后世影响比较大的只有“曝晒"这一项,但也足以让我们看出其中明确的继承关系。后世关于曝晒的文献记载非常丰富,我们这里仅举《世说新语》上的两个比较好玩的故事作为例证: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犊鼻裈”就是一种穷人穿的短裤,以其像牛的鼻子而得名。《史记》上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开小酒吧时,司马相如穿的就是这个东西。这两段引文,第一段讲的是阮咸和阮籍没钱也任性的故事,第二段中郝隆的行为艺术也颇为独特。在那个时代,这种曝晒防潮的风俗十分盛大且郑重,到了七夕节这天,从皇家到平民,全国都会热情地投入起来。一项常见的劳动,也获得了节日所必备的仪式感。这也是我们认定《四民月令》中所记载的七月七日可以属于节日的理由之一。
  曝晒本身属于劳动,虽然获得了仪式感,但毕竟娱乐性不强,而崔寔记录的其它风俗,在这一天制作的那些什么蓝丸呀,蜀柒丸呀一类的东西看起来也不像元宵、粽子那样好吃。长此以往,这样的节日很可能会没落。幸好后来有织女和牛郎拍牛赶到。于是,七夕的另一个核心风俗出现了。
  蜘蛛占卜,祈求心灵手巧
  这一风俗就是向织女(有时也包括牛郎)祈愿。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乞巧了。乞巧就是乞求织女可以把她的技巧传递给自己。对这一节俗的最早的记录来自晋代。
  晋人葛洪所著《西京杂记》卷一记载:
  “汉䌽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卷三又曰: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
  穿七孔针、系五彩绳,这都是乞巧时的节俗。汉代是不是真的已经有了这样的风俗,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当然,戚夫人那个时代是几乎不可能有的),但是葛洪既然讲,说明在当时乞巧已经是一个比较流行的习俗了。
  乞巧的风俗在后世继续发展。南朝萧梁人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记载:
  “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鍮(tōu)石就是铜矿石。喜子指肖蛸科的蜘蛛。这里谈到的卜巧风俗,就是如果肖蛸在供神的瓜果上结了网,那就是乞到了巧的预兆,而且网越密,乞到的巧越多。由于蜘蛛结网和人类编织有一些相似,用肖蛸卜巧习俗在后世非常常见,其中文献上最常看到的方法是每个妹子都捉一只肖蛸放到盒子里关一宿,等到天亮的时候打开盒子,大家互相比较谁的肖蛸结的网多。网越多,就预示妹子今年的手越巧——嗯,虫恐的妹子们,如果你们生在古代,大概是没办法和别的妹子一起愉快地玩那个时代的塔罗牌了。

  祈求多子多孙
  除了乞巧,还可以乞些别的。《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周处(对,就是《世说新语·自新第十五》上被老百姓列为“三横”之中“尤剧”的那位,是周鲂的儿子)《风土记》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析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荡而辉辉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或云颇有受其祚者。”
  这里罗列了乞富、寿、子三种情况,然而文献中最多见的都是祈子。前引《西京杂记》上说七夕时需要“临百子池”,这个池名似乎已经暴露了些什么问题。而上一段引述的《荆楚岁时记》中那些叫“喜子”的蜘蛛,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是可以表示喜事的。在通俗文献中,它们绝大部分时候都被用来暗示与爱情、啪啪啪或怀孕有关的喜事。
  如冯梦龙所编《挂枝儿》第三卷《想部》收录了一篇题为《盼归》的民歌(引文中括号里的是“衬字”):
  “喜蛛儿忽地在檐前挂,(昨夜)银缸上灯结蕊,(今朝)喜鹊儿喳喳,粉墙上画的(又是)成双卦。久矣(他)无信了,(想是)明日定还家。若果明日还家也,(止守得)今宵一夜寡。”
  这里的“喜蛛儿”就是“喜子”。此外,后世七夕节还有许多与祈子直接相关的风俗。比如很多文献上说七夕时新婚妹子们会玩弄一种叫“化生”的婴儿玩偶,这与祈子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杨琳(1990)等很多学者认为穿针的风俗也有生殖的意味,进而认为七夕本来就是一个以祈子为主的节日。事实上,虽然支持祈子是七夕的最核心内容的结论的很多证据尚存争议,但祈子是传统七夕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却是毋庸置疑的。

回答2:

习俗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衣晒书、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
古时七夕习俗:
1、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喜蛛应巧。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在前一天晚上将蜘蛛放入一个盒子中,待第二天查看蜘蛛织网情况,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投针验巧。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4、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
5、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6、晒衣晒书。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7、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8、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9、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10、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回答3: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七夕习俗: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储水辟邪防病、用使君子、石榴驱虫防疫 等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回答4: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贰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叁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肆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旧时的习俗,实际上是生育信仰的一种。

回答5: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节日最早起源于中国汉代,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并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因受外来文化影响,洋节逐渐流行中国,媒体炒作,七夕节在当代又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