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行志愿的前提下,就你的提问回答:
1、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理由:A、你考了510分,一本线也是510分,只能说明你具备了一本大学的投档资格,而且你的排名是最后的;B、清华大学是著名的大学,历年在各地的投档分数基本上要高于一本线100分以上,除非今年你地区的所有上一本线的考生都望清华而止步,填报清华的人数还没有清华在你地区计划招生的人数多,你就捡了个大便宜了。但这种概率几乎是0.
2、你的问题1是否定的,第二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3、结合你的问题2和3 ,大学的投档分数线是根据当年填报该大学的考生分数、计划招生人数、投档比例划定的,而且是不分专业的。
下面给你讲解一下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也许你的问题就想明白了。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录取批次的院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院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为: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等院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和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向各有关高等院校提供生源分布统计;高等院校根据生源分布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计划数的105%)后,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等院校的要求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按文理科不同的单科顺序排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等几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录取。
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的院校选择空间,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风险,减少了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的“撞车”现象。同时,实行平行志愿,能够做到在充分尊重考生志愿的基础上,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增加了招生录取的公平性。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法:
特点:平行志愿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关系是平行的,都看做是第一志愿,但也有先后顺序。
录取原则:分数优先 遵从志愿 依次检索 一次投档
投档、录取方法:
1、分数优先:高考结束后省招办将所有的考生按类别(文科、理科)从分数高——低排成一队,根据考生的排名,从前到后依据考生的志愿向高校投档,只要前一个考生还没有投档,就不会投档后面的考生;
2、遵从志愿:省招办只向考生填报的志愿学校投档,考生没有填报的学校省招办不会投档;
3、依次检索:填报平行志愿各个省份是有区别的,一般可以填报几所高校(这里以填报四所学校为例,分别是A/B/C/D学校)。当投档到某个考生时,先看A学校,如果此时A学校还有招生名额,就将考生投档到A学校,该考生的投档就完成了,后面的B/C学校就不再投检索了;如果此时A学校已经招满了,就继续检索B学校,情况同前直至D学校,如果D学校也已经招满了,那该考生只能滑档,等待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了。
4、一次投档: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在一个批次中,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如前所说,如果考生投档到A学校,由于某些原因(如专业录取分数不够)被A学校退档,那是不可能再投档到后面的B/C/D学校的,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1.只要你超过一本分数线,就有资格投档清华大学,至于能否录取,看报考考生的分数由高到低以及清华大学在你所在省份录取人数而决定;
2.假设你报考的那个专业没有人报考,那么只能说明你有资格可能被录取,同时清华也会照顾自己学校的录取分数面子,不会使自己的分数线低很多,他也可能会从其他专业报考同时高分的人中进行调剂。
从而不至于让一个名校的录取分数线降得过于低。明白吗?
建议:同时,抱一个好专业-热门专业,学校可能差点;也比你报考一个好学校的冷门专业好更好就业,你说呢?现在就业这么严峻。不然四年大学就白念啦。明白吗?
1、是的
2、理论上成立
3、根据计划报考人数的最后一个人的分数定的
4、如厦门大学2011年甘肃最低501(一本线)就是这种情况,但实际上不会发生在清华之类学校,一般与考生提前沟通好的,另一方面没请说过一本线报清华的所以是理论上上的
1.绝对没资格,过了一本线,说明你有机会填一本类的大学,但是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投档线,清华大学的投档线在我省都超过一本线80分左右,你过不了清华大学的投档线,是不能投档的。
2.你过不了投档线,档案都进不了清华招生办,清华根本看不到你是否投了他的专业,所以你这想法是不行的。
3.名次,比如清华今年在北京招500个人,那么今年高考第500多名考生的分数,基本就是今年的投档线。这保证了清华充足的学生来源。
所以学生投学校,名次才是最重要,分数次之,另外,各学校投档线跟本科线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要知道 你们省是服从志愿优先 还是分数优先的投档方式。。。但无论哪种都不是你说的只要过了一本线就能投档到所有的一本学校 过了一本线只代表你有机会投档到一本学校 至于什么时候投 这就要看你的分数 你的排名 你的志愿 学校招的人数(这条只要你分数足够高可以忽略)志愿优先就是。。。举个例子 A大学招生 要招100人 投档就是把报了A学校志愿的人的前100人投进有的投110 或120 这和投档比例有关 要看你们省的情况 分数优先 就是先看你们省第一名报的啥 假如报A大学 那A就录他 在看第二名 第三名。。。。知道A学校招满
大概就是这样
1. 什么叫“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填报的同一录取批次同一投档时间段中的多个院校志愿具有平行(并列)的关系,录取时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和检录。平行志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
(2)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类、理工类按投档分(高考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3)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志愿栏目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时排列的院校自然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4)一轮投档。由于考生所报志愿是平行的,故投档检索只能进行一轮。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院校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被院校退档时,可以参加同批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检索。
16. “平行志愿”是否是“平行录取”?
有的考生及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平行录取”,只要自己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的录取条件,就有可能会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规定,投档是按考生志愿顺序依次检索,一旦考生档案投到某一所志愿高校后,之后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则不再检索了。因此,考生不可能同时拿到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就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17.“平行志愿”填报应遵循什么原则?
根据先行试点省市考生的经验,平行志愿填报时,仍然要坚持“熟悉章程,量体裁衣,冷热搭配,兼顾地域”的原则。搜集目标高校的招生资料,熟悉高校招生章程,弄清高校录取规则,是每个考生必须要做的一件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门“必修课”。准确定位,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同样都不能马虎。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不能一门心思只填热门而放弃冷门,要注意冷热搭配。对地域的选择,仍要强调“东西南北中”,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就要勇敢地选择,这不仅能“学其所爱”,更能确保平行志愿的录取成功率。
18.怎样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
从理论上讲,实行平行志愿后,几所好大学可以同时填报了。但是,必须注意另一个问题——顺序,这也是考生和家长容易忽略的。因为,平行志愿的投档,是按考生平行志愿所列各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高校。如果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或所填院校近年录取分数线相对于自己的分数均较高,也可能导致考生与较好院校失之交臂,甚至出现档案无法投出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顺序呢?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先行试点的省市考生总结出来的“口诀”供参考,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则填“垫底”学校。其中的“跳一跳”“对口”“保守”“垫底”的几所学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配置的顺序,就象阶梯一样一级级降低,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达到较好院校的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当然,“冲一冲”也应当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决不是盲目乱冲。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思路和办法,只要考生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享其成,那么,这种志愿顺序就是合理的。只要是自己满意的,就是最好的。
19.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对专业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被投档考生的几个专业之间并不平行。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时,尤其要注意专业的搭配。因为对高校来说,实行平行志愿后,专业的安排较之过去难度增加了。过去的“梯度志愿”模式,一所高校由于进档分数相差很大,高校能从容地根据考生分数把考生安排到不同的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后,高校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距大大地缩小了,这样,有的专业,特别是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就可能出现“拥堵”。因此,平行志愿模式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和“服从专业调剂”,在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留有余地。如果考生同意调剂专业志愿,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而那些不愿意调剂专业志愿的学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在平行志愿模式中,如果首选学校,就要作好适当降低专业的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则要做好降低对学校要求的准备。
20.为什么说实行“平行志愿”后志愿填报强化了“平均分”概念?
过去考生填报志愿大多要参阅高校近几年的录取最低分,特别是专业录取最低分。这种方法是基于梯度志愿投档模式而出现的一种志愿填报方法。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学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相差不大,再加上高校的“大、小年”现象也基本消失,高校录取分数也就相对稳定,很少大起大落,所以,“平均分”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所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实力。而以前“梯度志愿”模式中由于志愿博弈成分大,高校常常出现“大、小年”情况,“平均分”很难准确反映一所高校的实力。实行平行志愿模式后,如仍按以前方法,以学校录取最低分为参照依据的话,则有可能产生误差;相反,如果以“平均分”来衡量一所高校的层次,则能比较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所以,我们要提醒考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既要参考高校及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更要参考高校及专业的录取平均分,尽可能淡化“最低分”概念。因为,“平均分”的高低,最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一所高校的实际情况,更能有效地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因此,也更有参考价值。
21.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哪些风险?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缓解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但并不是说这种模式没有风险。从目前看,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及家长的重视。
第一,正常落榜的风险依然存在。高校择优录取的原则允许院校投档数略大于招生计划数,只要这种情况存在,超过招生计划数(尽管这种数量较之原有的投档比例已大为减少)的部分所投考生依然面临正常落选的风险。
第二,自身缺陷带来的风险。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一轮投档后不可能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考生成绩相对较低、或专业不服从调剂、或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或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将档案退回。而一旦出现退档,考生只有参加征求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录取。
第三,定位不恰当的风险。如考生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都过高,也就是说考生的投档分均未能达到几个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档线,考生档案就不可能被投出。
第四,梯度不合适的风险。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该考生被投档的机会会大为减少,相当于自己把原有的4次机会又变成只有一次机会,那样子,变成了假如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面的平行志愿院校显然也都无法投出。
22. 考生如何规避风险?
由于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考生填报志愿仍然存在风险,因此,考生应注意规避风险问题。有的风险是制度自身带来的,但有的风险则是完全可以规避的。比如,考生尽管可以投档到学校,但填报的专业志愿很高,又不“服从调剂”,则可能被高校退档。因此,考生在专业选报上,应当恰当定位,并填上“服从专业调剂”之类。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考生身体有缺陷,身体有缺陷不要紧,关键是要避免填报自己身体受限的专业,应当选择一些对自己身体不受限的专业。第三种情况是误闯政策禁区。高校有的专业是有特殊要求的,因此,考生要细读高校招生章程,看高校哪些专业有特殊政策限制,以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第四种情况,就是对高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并不是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志愿可以随便填,而是要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高校,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第五种情况,就是几个平行志愿之间一定要有适当的“梯度”,也就是说,后面志愿院校的投档分一定要比前面志愿院校的投档分低才有意义。
23. 实行新的模式后,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是否过时?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强调“分数优先”,有的人就认为,今后高考录取只要分数考得高,位次排得靠前,其他就可以不管了。其实,这是片面的。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不仅是我国高考过去一贯坚持的原则,而且也是现在和将来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实行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高校要看考生的成绩,同时也要参考考生思想品德、身体状况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后,高考成绩成为决定位次的重要因素,投档时,首先从智方面择一次优,但这并不能“一好遮百丑”,高校在择优录取过程中,仍要考察考生思想品德和健康状况。如果考生思想品德或身体方面不合格,即使你分数再高,高校仍然有理由拒绝录取而作退档处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推出,是为高校更好地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提供了条件,也更能体现公平公正。
24.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后,录取体制有无变化?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高校招生的录取体制没有变化,仍然按照“高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要求实施录取工作。投档考生的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由招生院校确定,高等学校负责协调和处理本校录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省级招办负责指导、监督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及本校招生章程,负责考生信息的采集及电子档案制作、投档以及其它有关工作。
25.今年填报志愿的方式与往年相比有无变化?
今年,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一是填报志愿手段发生了变化。根据省招委会决定,普通高校招生所有科类(含“高职单招”)、所有批次都实行网上填报志愿,不再需要考生手工填涂志愿卡了。考生应凭自己的帐号和密码登录省高招办指定的网站(网址:www.fjzs.com.cn)填报各批次的志愿。
二是分段填报志愿发生变化。今年填报志愿分三段进行。第一段填报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一批志愿;第二段填报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志愿;第三段填报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
与往年相同的是,除了高职高专批以外,各批次都会安排一次的征求志愿填报;此外,高职高专批仍在9月下旬实行补充录取。
26. 各批次填报志愿时间具体是如何安排的?
具体填报志愿的时间,省高招办排定后会在近期向社会发布。为了确保公平、公正,每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到了以后,省高招办的填报志愿系统将关闭,不再允许考生继续填报志愿。因此,考生务必密切关注并记住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应在规定的时间自行登录指定网站填报升学志愿(包括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各批的常规志愿、征求志愿和高职高专批补充录取志愿等),切不可忘记填报志愿的时间。
27. 考生志愿信息可以更改吗?
为确保公平、公正,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强考生志愿信息的管理,并严格规定考生志愿填报结束后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更改考生填报的志愿信息,也不允许已被录取的考生电子档案退回再改投其他学校。
28. 什么叫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省招委会今年制定了一系列由符合相关条件的考生享受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照顾加分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省招委会在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的政策性照顾项目范围内出台的照顾加分政策,录取时这类照顾加分可以适用于全国所有的普通高等学校,因为其具有普遍适用性,所以称之为“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第二类是省招委会在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的政策性照顾项目范围以外出台的照顾加分政策,录取时这类照顾加分只能适用于在闽的普通高等学校,因为其适用范围上受到限制,所以称之为“非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具体地讲,符合《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之条件的考生享受的照顾加分就属于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而符合《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之条件的考生享受的照顾加分就属于非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
考生必须注意,全部的照顾加分(包括固定性和非固定性一起)项目中只能享受分值最高的一项,不管是固定性还是非固定性项目只要有享受过一项了,其它都不再享受。
29.投档录取时对考生享受的照顾加分是如何处理的?
如考生享受的是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则其照顾加分可以与高考总分一起合并成该考生的投档分,然后,该考生将以投档分参与平行志愿的位次排序、投档和录取。
如考生享受的是非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则其照顾加分不能作为固定加分计入投档分(即考生仍按总分排序),只是在检索到该考生的平行志愿相关栏目时,才进行加分处理。比如,理工类考生李四,高考总分575分,是福建省省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按照《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可以享受加20分的照顾,但是,这是非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因此,这20分先不能计入投档分参加排序,只能先以575分的投档分参与理工类考生的排序。如果李四在本科一批平行志愿(常规志愿)A填报浙江大学、B填报福州大学,浙江大学的理工类正式投档线为593分,福州大学的理工类投档线为580分,当轮到李四投档时,由于他的投档分是575分达不到浙江大学的投档线,所以他不能投到浙江大学;但是在检索B志愿时,由于福州大学是福建省内大学,按照规定李四可以享受加分照顾,这时录取系统才会在他的高考总分上加20分,此时李四的投档分也就变成了595分(575分+20分),达到了福州大学的投档线,于是投档系统就会将李四投档到福州大学。
30.平行志愿的投档与录取的流程怎样?
一般说来,整个投档与录取的流程有以下几个步骤,或者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提供生源分布统计(模拟投档)
由于院校的投档比例变化将引起院校生源分布统计的变化,而院校的生源分布统计须通过模拟投档进行,因此,每批次正式投档前2天,省高招办要与相关高校进行内部的沟通协调(即模拟投档)。第一次,根据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和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模拟投档比例),向各有关高校提供生源分布统计。高等学校可根据生源分布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提出正式调档比例。省高招办根据院校意见调整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后,再进行第二次沟通协调,以形成招生院校的正式投档分数线。
2、常规志愿投档与录取
相应批次所有高等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确定调整计划数和调档比例后,省高招办开始进行正式投档,按“高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由高校审录。录取结束后,省高招办及时向社会公布各高等学校实际招生计划数和最低录取分数。
3、征求志愿投档与录取
常规志愿录取结束后,省高招办及时将未完成的招生计划或者完成原执行计划后又追加计划的院校(包括最低录取分数线和特殊录取条件等)以及预科班招生计划向社会公布,面向未被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征求志愿时,所有考生均可填报相关院校的志愿,但投档时如属已完成计划后又追加的招生计划,考生投档分必须高于相关高校常规录取时的最低录取分数方可被投档。
征求志愿不再进行模拟投档,而是按1:1的投档比例直接进行正式投档,由高校审录。
4、调剂志愿的投档和录取
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个别院校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则进行院校间调剂志愿的投档录取。调剂录取仍然是按照考生的投档分从高到低顺序进行投档。考生只要投档分(高考总分加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以上且填报了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志愿,就可能有被调剂录取的机会。
5、降分录取
调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仍有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由有关高校提出申请,经省招委会批准后可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可在50分)以内降分录取征求志愿填报该高校的考生。降分录取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顺序降分。所以考生在填报征求志愿时要考虑这个情况。
经过征求志愿降分后还未能招满的高校,如提出申请,经批准则在“服从调剂”的志愿中降分录取。
31.每一个投档与录取阶段的投档比例是多少?
省招委会规定,在闽高校的模拟投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1.05;省外高校的模拟投档一般不超过1:1.1。
原则上,省属高校的正式投档比例为1:1;部属及省外高校的正式投档比例不超过1:1.05。正式投档比例按照执行计划(即调整后的招生计划)测算。
征求志愿、调剂志愿录取和降分录取时,所有高校的投档比例统一为1:1。
32.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批次的常规志愿投档比例为什么要缩小?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批次的常规志愿正式投档比例确实比没有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批次的要小很多,也比去年相应批次第一志愿的投档比例要小很多。这是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与录取模式改革必须采取的配套措施,目的是减少投档后被学校(特别是生源充足的名校)退档考生的人数,即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从根本上说,缩小投档比例也是由平行志愿投档与录取模式的内在特点决定的。在梯度志愿投档与录取的模式下,由于设有第一志愿和参考志愿,因此,当一些考生在第一志愿投档后没有被录取时,还有可能被投档到参考志愿院校;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后,考生只有一次的投档和录取的机会,而且这种模式下第一志愿(即常规志愿)的满足率比梯度志愿投档与录取模式要高很多,也就是说很多高校都招满了。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投档后被学校退档很可能只有参加征求志愿的录取或者等待下一个批次。总之,正式投档比例缩小以后,投档后因为低分或者专业填报不当而被高校退档的考生数量就会相应地少很多,这对广大考生都有好处。
33.填报征求志愿时考生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进行征求志愿是为了给常规志愿未被投档或者投档后因种种原因被高校退档的考生提供新的录取机会。根据省招委会规定的流程,征求志愿录取、调剂志愿录取和降分录取都要依据考生在征求志愿时填报的院校志愿。因此,在常规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要注意把握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征求志愿的填报。同时,注意以下四点:一、在省招委会规定的政策性降分幅度范围内,即投档分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报考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可在50分)的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都可以参加征求志愿的填报(填报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志愿的考生不受此分数限制。具体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的政策性降分幅度参见《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第五十六条);当然,已经决定放弃本批录取机会的考生就可以不参加征求志愿的填报了。二是征求志愿投档录取时,如属已完成计划后又追加的招生计划,考生投档分必须高于相关高校常规录取时的最低录取分数方可被投档。三是在服从院校间调剂志愿投档时,如有的高校生源不足,有可能需要将低于常规与征求志愿时最低的录取分数线的生源用来调剂补充。四是填了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志愿的考生只要其投档分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就有可能被调剂录取,因此不希望在本批被调剂录取的考生不应填报“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志愿。五是希望被降分录取的考生可选择填报有可能申请降分投档的院校。
考生也要十分重视“征求志愿”的填报,一定要了解每所高校的常规志愿录取情况,以便正确地进行选择。假如某所高校在常规录取时最低分已比自己的分数还高,填报了也就可能投不出去;而有的高校常规录取时最低分比自己的分数低,或者已降至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了还未招满,可能有降分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分数相对偏低的自然可以填报。另外,在填报时对有顺序排列的几个栏目,最好也采取梯度配置的策略,以增强“命中率”。
34.今年的特殊类型招生是如何管理的?
今年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高校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别的招生,由符合条件且取得相应资格的考生自行上网填报。省高招办根据考生志愿在相应批次正式投档前一天单独将这类考生电子档案投给相关高校。高校应在当天使用单列招生计划录取完毕,并及时将未录取考生电子档案退回省高招办。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与其他考生一起再参加该批次的“平行志愿”投档与录取。
35.今年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录取管理有什么变化?
今年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班录取工作全部安排在有关高校所在批次的征求志愿阶段进行,也就是说有意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班的少数民族考生不是在相应批次的常规志愿,而是在相应批次征求志愿时才填报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班志愿。这是为了多给考生一次录取机会。
36.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填报志愿如何操作?
由于实行“网上填报”,省高招办正在研究制定详细的操作办法,届时会以《考生须知》的形式公布,供考生遵照执行。
那个资格线叫提档线,顾名思义,是你达到某个分数线,比如一本分数线510,你有资格把档案提出去,可以报考一本学校。但如果报的人太多,比如清华,同样的510他要2000人,就会从上往下选,最低分可能550,至于专业如果冷门,是可以优先的哦。本人今年大二,有不懂的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