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红染色法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一会不会出现能产生假阳性反应的产淀粉酶菌?

2025-03-26 17:42:0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会。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纤维二糖、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这样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由于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形成透明圈,所以可能产生假阳性反应,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也会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的分解菌不易区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用于定性组织学染色,有选择性地使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的淀粉体显色。

2、产品有效期:2-8℃,12个月。附件:注册产品标准,产品说明书。

3、切片脱蜡应尽量干净,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4、刚果红染色液染色时尽量采用浸染,如果滴染,应置于湿盒防止溶液挥发。

5、分化时间较短,胶原纤维也被染成红色,分化过度,淀粉样物质也被脱色。如果脱 色过度,可以将切片清洗后重新用刚果红染色液浸染。

6、为了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刚果红染色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纤维素分解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细菌淀粉酶

回答2:

两个方法都会有假阳性反应,只不过第一极种不明显,我们认为其没有罢了。第一种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如你所述 ,但极微弱,即使出现透明圈,也是模糊的,可以和正宗透明圈相区分。而第二种除了这个原因外,因为长期培养,一些会降解色素的细菌便开始作怪,以致出现了以假乱真的透明圈!

回答3:

因为显色是因为纤维素与刚果红的作用啊,有淀粉酶分解不了纤维素,就不会退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