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目标 为企业选人,用人和职业院校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客观,量化的标准,加强报关行业自律,提升报关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高报关质量。 二、测试对象 (一)拟从事报关职业的院校学生和社会人员; (二)已从事报关职业但未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的人员。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中国报关协会成立报关水平测试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对测试工作进行决策、指导。委员会由中国报关协会、海关总署有关司局、部分地方报关协会、企业会员单位代表组成;委员会主任由中国报关协会主管会长担任。 (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办公室作为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测试的事务性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国报关协会培训部,主任由中国报关协会培训部主任担任。专家组作为委员会的智囊机构,负责测试的技术性工作。专家组由协会、海关、企业和院校专家组成,专家组组长由委员会选聘。 (三)依托各地方报关协会设立考区,负责所在地区测试的组织协调工作。 (四)依托相关院校、培训机构设立考点,负责所在地区测试的考务组织工作。 四、测试内容与形式 (一)测试内容 测试分为两个科目: 1、报关基础知识(300分) 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及对外贸易管理、海关及海关管理、报关及报关管理等与报关工作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报关业务技能(200分) 主要包括进出境报关、保税加工报备报核、商品归类、报关单填制、报关核算等与报关从业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操作(含模拟操作)。 (二)测试形式 采取自愿参加、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测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核分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考试的形式进行。 五、测试证书与免试 (一)测试证书 参加测试的考生可申领《报关水平测试成绩分析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报告书》由办公室统一印制,各地方报关协会、考试点颁发。内容包括:测试分数、成绩评价与分析、职业发展指导建议等。 《报告书》是参试人员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的证明,可作为企业选人用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和社会中介机构向企业推荐报关从业人员的基本依据之一。 《报告书》有效期3年。 (二)免试 按照《中报协职教委会员院校相关专业评估管理办法》(另行制定)规定,通过中报协职教委评估的职业院校学生,其在校相应课程的考试成绩可申请作为“报关基础知识”成绩,免试计入《报告书》。 六、测试大纲与教材 专家组根据测试内容和企业需求编写相应的测试大纲和测试教材。 测试大纲在测试前6个月对外发布。 七、考务管理 测试的报名、收费、实施等工作委托第三方考试机构负责。 (一)报名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的方式。 (二)测试费用 水平测试费:100元/科。 职业能力评价及《报告书》制作费:60元。 (三)测试管理 委员会负责测试总体部署;办公室负责测试公告等相关信息发布工作;各考区、考试点在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测试的宣传推介、报名组织等工作。 办公室统一安排巡考、处理突发事件、保密管理、违规管理、接受申诉等事宜。 八、测试时间 2014年测试时间拟安排在11月上旬,其他工作环节时间安排如下: 4月份发布公告及测试大纲,6月份网上报名,11月份统考,12月份发布成绩,2015年1月份颁发《报告书》(相关安排可根据工作进展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