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商RQ(ResponsibilityQuotient) 责商,即责任商数,是北京朗博全华仁管理咨询中心谭焱心总裁倾注了20多年心血潜心研究并大力宣传推广的一项理论。谭焱心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责商是比智商、情商等更为重要的一种素质,用他的话说:“责商乃万商之魂,责任力乃万力之魄。”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责任管理是一项最基础的抓根本的长效管理,是伴随责商理论的诞生应运而生的。 责商是一种能力,是对自我担当责任的认知、感知和行为掌控的能力。责商高低主要从伦理、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三个层面考察。责任管理分三个等级:个体、群体和组织。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个体、群体的责商缺失,肯定会体现在整个组织的状态中,表明组织责商也出了问题。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整个组织责商低下,三鹿事件是个体、群体和组织责商丧失的结果。责任、责商、责任管理的范围很宽,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然而中国现阶段、尤其是部分新生代责任缺失或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是严峻而又现实的课题。 责商理论的提出和推广应用,对我们中国现代管理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揭示了管理难的根本问题所在,另一方面也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管理为何难?难在人心的复杂性,也难在很多人的不负责任或不够负责任。 责任管理怎么实施,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分为六个阶段,最难的是前两个阶段:第一是心智模式的改变,让个体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转变。比如认为偷奸耍滑就是最聪明的人,实际上这错了,那是在做人生的减法,你自己做减法,人家也给你做减法。责任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个体、群体和组织都做“加法”。第二是行为模式的改变,应从文化“基因”改变入手,浓厚责任文化氛围,工作标准的改变,业务流程的改变,并上升到系统的运行机制加以变革。如果说心智模式改变让他觉得承担责任是“我愿意”,那么行为模式则是用机制保障“你必须”。当二者重合度越高的时候,就是个体与组织的心理默契越高的时候,就是管理成本较低、绩效较好的时候。实际上心智模式的改变是最难的。 行为模式的改变需要一些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保障。责任管理最关键的是在企业建立起价值体系、信念体系,这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把企业决策者的理念、信念转化为员工的信念和行为,这样才可以减少摩擦和内耗,军队叫步调一致,企业叫协作创造。如果成功是偶然,那么失败就是必然;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责任感及其责任行为就是成功必备的一种良好习惯。责任、责商、责任管理应当在社会各界叫响,至少在企业管理中一刻也不能少。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