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阳极溶出伏安曲线呈倒峰型

2025-03-30 16:58:5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原因:一定的方式使微电极的电位由负向正的方向移动,使电极内的金属重新氧化而产生氧化电流,所以相应的曲线也是倒峰状。

富集过程:向工作电极施加恒定电压,使溶液中的待测离子富集在电极表面。

溶出过程:富集一段时间后,工作电极电压由负方向向正方向扫描,使电极上已经富集的金属重新氧化溶出回到溶液中。

扩展资料

原理:

经典极谱检测下限为1。“SM。这是由背景电拢(杂质的电解电流、双电层的电容电流和电子线路中嗓声三者之和)所决定的。为了使灵敏度提高几个数t级,必须对很稀的样液进行预浓缩。可采用分离方法预浓缩,但又带来某些缺点。

最好的方法是在测至体系中直接进行预浓缩,将被测物浓缩在指示电极上,然后使被测物从电极上溶出。由于在电极相存在的被测物比原来溶液中的浓度提高很多倍,测定灵敏度即可大大提高。这就是溶出法的原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极溶出伏安法

回答2:

电流-电位曲线,称为溶出曲线,呈峰状。例如在盐酸介质中测定痕量铜、铅、镉时,首先将悬汞电极的电位固定在-0.8V,电解一定的时间,此时溶液中的一部分公式在电极上还原,并生成汞齐,富集在悬汞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