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湿度太高对人有什么影响?

多少范围内最好呢?还有怎样防止潮湿影响电器正常工作?
2025-04-13 23:44:1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夏天的时候,如果空气湿度大,就会让人感觉很闷,会影响人体的水的排放,很容易形成中暑等问题。冬天的时候,空气的湿度很大,温度低,大气中的水蒸气会吸收人体的热量,使人感觉阴冷,容易出现着凉感冒,如果湿度达到80%以上的话,人就有可能会患上风湿病、肾病等问题。

一般人在45-55%的相对湿度下感觉最舒适。

除了经常启用电器、让其升温驱潮外,应让电器通电处于待机状态,极小功率的耗电能产生适量的热量、使电器内部保持干燥达到防潮护机的作用。

扩展资料

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一定体积的空气只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如果水汽量达到了空气能够容纳水汽的限度,这时的空气就达到了饱和状态,相对湿度为100%。在饱和状态下,水份不再蒸发。

高热的夏季遇到这种天气,人体分泌的汗水难以蒸发,感到闷热难以忍受。反之,秋天有时也会遇到高温这只“秋老虎”,但由于湿度明显降低,人们浑身淌汗却很少会有“闷”的感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空气湿度

回答2:

已、湿度过大时,人体中一种叫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就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而且容易患呕吐、恶心、便秘、鼻塞、呼吸困难、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偏头痛、脑血栓、头晕等病症。

冬天,湿度增大时,则会使热传导加快约20倍,使人觉得更加阴冷、抑郁。

夏季,人体主要靠出汗、蒸发散失多余的热量以维持37度体温。湿度增大,会抑制人体散热功能的发挥,使人感到十分闷热和烦躁,体内多余的热量难以及时排出,人就感到闷热难耐,甚至中暑。

我国科学家研究指出,当气温为26度,相对湿度达90%时,人的感觉温度犹如气温32度;而当气温高于36度,相对湿度在50%以上时,中暑人数就会显著增加。

二、对于室内环境来说,较好的是将相对湿度控制在22%到55%之间。如果湿度低于或高于这个值,对健康都是有隐患的。

三、防止潮湿影响电器正常工作:

1、最好开启抽湿机,将室内湿气抽去,以保持电器干爽。

2、避免将电视机、影音器材放置潮湿位置。

3、避免将花瓶或水杯等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电视机或影音器材上。

4、开启电视后应最少等候3秒,才可关闭电视,关闭后亦应等候3秒,才可再开启。

5、若发现电视机及影音器材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刻停止使用,及聘请合资格人员修理。

扩展资料

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蒸气多少即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湿度的大小常用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等表示。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一定体积的空气只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如果水汽量达到了空气能够容纳水汽的限度,这时的空气就达到了饱和状态,相对湿度为100%,在饱和状态下,水分不再蒸发。

日常生活一般来说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个测量指标。绝对湿度测量的是空气中当前温度下的含水量,单位是克/立方米(g/m³)。相对湿度测量的则是相对于当前温度下最大湿度的百分比。目前使用更广的是相对湿度这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