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雄踞江西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
滕王阁建于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滕王阁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道:“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
它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着神圣的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同时,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我国古代的图书馆。这座楼阁在后来的日子里,几经兴废,唐代初建时的样子已经再也看不见了,后来重建的楼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
台座以上的主阁是根据“明三暗七”的形式而建造的,为此,人们在外面只看得到三层,而里面却有七层,三层明层,三层暗层,再加一层设备层。
楼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4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