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声部属于女高音,演唱的音区涵盖低音+中音+高音,她的高音区运用得在她所属的年代属于很积极的,有C5至F5完整的高音区表现,1971年的《背新娘》开辟了华语女声用真声在E5F5连续咬字的先河,这个记录直到10多年后才由苏芮追平。其余歌曲也有较多的D5Eb5的高音表现,都是用真声完成,比现在用真假混合声飚得更高的女歌手更富冲击力。偏假的混声也展示过G5的高度,假声飚过Bb5、HiC和HiE。但是由于邓丽君高音没有较大的力度和压迫感,所以很多听众会误认为她只有中音没有高音,这着实让人唏嘘。邓丽君曾在两首歌唱出过16度(即两个八度加大二度)的音域,全音域D3至E6则超过了三个八度。
蔡琴属于后天强化练成的女中音,演唱音区属于低音+中音,她本身的条件属于次女高音,但由于音域偏窄(这在台湾报纸上有报道过),所以她的演唱都规避了C5以上的高音区,选择强化D3附近的低音来维持13到14度的音域,让自己的歌声变得深沉隽永。蔡琴也通过音乐剧唱法勤练过高音区,但她发现练过之后自己原本看家的低音变差了,所以果断停止了这种训练。蔡琴的音域是C3至B4,一个八度加大七度,约两个八度,比邓丽君略窄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