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谅:家和万事兴
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温馨的,都是美的。家庭的和睦也同样重要,只有家庭和睦,才能克服困难,越过一道道难关,才能真正的成为“温馨的家庭”。
曾经在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兰兰(化名),她的父母三天两头的吵架,兰兰害怕看到爸爸妈妈吵架,她喜欢爸爸妈妈不吵架的日子。有一天,兰兰生病了,她躺在床上,爸爸妈妈坐在她的床边,就连放一个杯自都轻轻的放,害怕吵醒她。这时,她心中无比的高兴,甚至希望自己永远都能这样生病,那爸爸妈妈就再也不会去吵架了。对于这样一个故事,已经说明家庭和睦有多么重要,不仅是对家长,还有对儿童也是一样的。
记得在2002年,那时由于种种原因,妈妈下岗了,当时妈妈十分难过,因为妈妈自尊心很强,爸爸首先去安慰妈妈,也鼓励妈妈再去创造一份事业,不能就这样崩溃,我也去对妈妈讲一些名人成功的故事,让妈妈重新站起来。很快,妈妈经过了面试,找到了一份房地产推销工作,我真为妈妈感到高兴。经过时间的推移,妈妈得到了公司老总的信任,到上海旅游了一趟,从此妈妈在公司站稳脚跟。
是的,只有家庭和睦,一个家庭才能有真正的温馨,所以,我们要为家庭和睦做贡献,做一个家庭的小主人。
互让:七步诗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 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 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
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残忍无道啊。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 制,建立民主共和,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
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豆和豆秸是同一个
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
哭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七步诗简析]
对于七步诗的作者,谢灵运曾这样评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是说,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担(石),曹植一个就占了八斗,八斗为一担。(《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很多,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七步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七步诗》的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七步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互敬\互爱:刮骨疗毒是《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故事, 说的是关羽领兵打樊城时, 被流箭射中, 右臂青肿不能活动, 遍访名医求治. 华佗闻讯前来, 一番检查后说, 箭中有毒, 直透入骨, 若不早治, 此臂残废. 征得关公同意后, 华佗手执尖刀, 切开皮肉, 见骨头已经发青, 用刀细心地刮毒, 悉悉的刮骨声, 令周围人无不掩面失色. 关公边下棋边喝酒, 全无恐惧痛苦之状. 不多时, 血流盈盆, 华佗刮尽其毒, 敷上药缝合好伤口. 关公大笑而起, 向众将说, 我的右臂已伸舒如故, 不再剧痛, 先生真神医也!这 则讲述2000年 前极为生动的外科手术故事, 反映了一种美好的医患,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 是华佗对患者的态度. 他听说关羽负了箭伤, 立即从江东驾小舟而来, 救人如救火, 不辞辛劳, 送医上门; 在认真观察伤情后, 将情况如实告诉患者, 并提出具体治疗方案, 这是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当关公提出刮骨疗毒不用柱环, 不必蒙头时, 华佗也尊重了患者意见. 当关公要以黄金百两作为酬谢时, 华佗说: 我是闻听君侯高义, 特来医治, 岂能收受报酬他不仅坚辞不受, 临别时还留下一帖药以敷疮口. 由此, 我们看到了华佗的高尚医德.
其次, 我们再来看关公对医生的态度. 华伦从关公心目中的敌国东吴驾舟而来, 而且还为东吴大将周泰治过重伤, 他最初提出的治疗方案, 又是以绳系臂, 又是以被蒙头, 但关羽却对华佗十分尊重和信任, 对华佗制订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
这个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 医患关系就应这样互敬互谅互信互让互爱互助, 因为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战胜疾病. 病人忍受着疾病的折磨, 医生对他们应当充满关爱和同情, 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解除痛苦; 医生受到现有医疗技术等条件的限制, 有时也会" 心有余而力不足" ,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这就需要互相沟通, 互相谅解, 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 如此, 则医患和谐的关系不难构建, 对疾病的治疗也更为有利.
互谅:唐太宗李世民不记前嫌任用魏征。唐太宗还是秦王时,魏征曾多次劝太子李建成除去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当上皇帝,不计前嫌,原谅他当时是各为其主,反而重用了魏征,至于贞观盛世,与他的胸襟广阔分不开的。
互让:安徽某地有六尺巷景点。相传,清代礼部尚书张英为解决家人与邻居的矛盾,特寄诗一首回家,诗曰:"千里寄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主动让地三尺,邻家亦主动让地三尺,遂成就了“六尺巷”这一千古美谈。
互敬:周总理,作为一国总理,日理万机,非常辛苦。有一次,周总理工作了一整夜,清晨刚要回家,在路上碰见一个清洁工人,周总理主动上前去,紧紧握住工人的手说“同志您辛苦了!”周总理十分尊重别人,所以他也得到了全国人民对他的尊重。
互爱: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郑庄公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他们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有人发现后告诉了庄公,庄公说:“只要我母亲武姜愿意,有什么关系。”后来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日期,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让他立即起兵,自己做为内应。郑庄公早已发现他俩的阴谋,截获了密信。叔段措手不及仓皇出逃,后自杀。庄公很伤心,对母亲说"我俩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居住。过了一段时间,庄公有些后悔,管颍地的官员颍考叔给他出了个主意,挖个深及黄泉的地洞,在那里和母亲见面。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这即是著名“掘地见母”的故事。
互谅:鲍叔牙与管仲
互敬:蔺相如与廉颇
互爱: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互让:尧舜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