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80型护卫舰的发展沿革

2025-04-05 01:42: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俄罗斯海军第一阶段打算先购买4艘20380,以每年一艘的速率服役,最终希望能购买30艘左右,至少20艘。首艘20380于2001年12月21日在圣彼得堡的北方造船厂(Severnaya Verf)安放龙骨,命名为守卫号(Steregushchy F-530),这是纪念一艘1904年日俄战争中沉没、使用相同命名的俄罗斯鱼雷艇,该艇的两名官兵宁可牺牲而拒绝被俘虏,亲手将受重创的鱼雷艇自沉,与之一同沉入大海; 守卫号原订在2003年下水,不过实际上在2006年5月16日才下水,2006年11月10日展开海试,在2007年11月4日成军。
由于首舰守卫号防空能力较为有限,因此从二号舰开始,其设计就经过改良,称为Project 20381,强化了防空作战能力。第二艘守卫级、也是第一艘Project 20381的机敏号(Soobrazitelny F-531)在2003年5月20日安放龙骨,原订在2006年5月16日下水,不过可能由于资金短缺与设计修改等音速,实际上到2010年3月31日才下水,在2011年10月14日交付俄罗斯海军。
三号舰勇敢(Boiky)于2005年7月27日在北方造船厂安放龙骨,四号舰完美(Sovershenny)号则是第一艘由Komsomolsk Shipyard厂承造的Project 20381型舰,于2006年11月10日安放龙骨;五号舰坚强(Stoiky)号则在2006年11月10日在北方造船厂安放龙骨。在2012年2月1日,第一艘进一步强化反舰火力的Project 20385在北方造船厂举行开工仪式。以守卫级系列这样的排水量,其建造与测试周期偏长,显示俄罗斯的造舰经费和效率还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