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对鱼竿存在危害
很多钓友对鱼竿保养意识不强,钓完最多也就简单抹一下或者直接收起来,导致内部带进大量湿气甚至污水,而潮湿,高温,盐分和小污垢是危害鱼竿最大的四大因素;我们做过一个试验,把放入高温高湿和常温盐雾箱里,来模拟淡水钓和海钓后竿子在车后备箱(最高能达到60度及以上)的情况。如图:
模拟钓后放车后备箱的两个实验
7天后,出现:后堵腐蚀氧化打不开,竿身发霉发臭,漆面起泡;而且快速老化变脆,主要是因为管内壁是没保护的。接口处内壁有微小颗粒,这个在下次做钓时抽节旋转紧固时会就好像砂纸一样磨损接口,导致受力不均匀和力传导受阻,容易断竿。看实例:
后堵锈蚀,打不开; 发霉发臭
鱼竿涂装局部起泡,老化变黄
竿稍密封胶脱落
竿口形成污渍,接口不紧固,受力不均匀容易断
为什么要保养,怎么保养呢?
保养的核心就是保持干燥清洁和不要高于 40度的温度下进行存放,这样可以保持鱼竿不会被快速老化,寿命简单。
最好的做法就是收竿前用湿毛巾擦净再用干毛巾擦干,但实际上这很难做到这一点,钓友的心态基本类似,难得安排个时间出来,总是尽可能的多钓一会,到时间才草草收场,回家之后也就懒着动,或者时间过了就忘了。
保养的常规步骤是清洗-脱水-擦干-吹晾-上油;我们知道鱼竿是管状的;狭长狭小的内空间是很不利于排湿的,而且内部碳布是裸露的,无漆保护更容易侵蚀;尤其是矶竿海竿,竿节不能拆卸,排湿更加困难,加上盐分的存在加快腐蚀和老化。
保养的难点在哪里?
整个保养环节中内壁除湿是最困难的;用传统自然晾干方式是最耗时的,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特别低温潮湿天气;用吹风机虽然能形成对流风和加热,但加热不好控制,对细长的小节还是难以处理;操作也复杂耗时;之前市场也没有此类除湿的设备,久而久之把危害看成常态。
智能鱼竿除湿器,科技打破传统,极为方便了钓友们的保养方式,很好的解决了内壁除湿的难题,操作既轻松又便捷。不用把内节取出,只通过一个转接头,插入设备风孔,设备自动启停;实现整体操作,一个动作,5分钟即可完成。
钓友就会问,智能鱼竿除湿器不就是一台吹风机吗?
按某种分类来说可以说是一台吹风机,看你怎么定义,比如一台普通的家用加湿器变小了就是补水仪,这就是科技;普通手机增加触摸指纹摄像那就是智能。要达成“一个动作,5分钟 “完成除湿的超强保养体验,智能鱼竿除湿器设计上采用整体压力式除湿模式,即插即用;这就融合更多的智能和科技:
大风压大风量设计,保证鱼竿内部空间狭小每个缝隙都有足够的风量采用抖风变频设计,解决内部管壁像玻璃一样贴合,还保证竿子不被吹出去通过转接头方式,全适应长长短短、重量不一口径不一的竿子多种模式,风夹保护,不让竿体和竿稍受到伤害加热模式,在安全的条件下适度温和加热,加速去湿智能化技术:气压传感检测,温控,自感应、自启停等。一系列科技集成目的就是让保养变得轻松便捷,加强钓友们的体验性。
智能鱼竿除湿器与吹风机有什么区别
我保养,但这设备用不到
首先鱼竿与老婆的脸蛋和车是一样的,保养才能延缓老化,保颜;但保养的方式很多种,看个人习惯,兴趣,时间而定:
细致的钓友,现场收竿前就会用湿毛巾擦净,再用干毛巾擦干,这是最佳的保养。回家放室内就没问题。喜欢捣鼓事后的整理工作的钓友,这好像不少钓友钓鱼不多却喜欢上网研究参数买竿子,这样慢慢捣鼓,还能从中得到乐趣,一举两得。一个月钓1到2次的钓友,钓一次回来洗洗刷刷,再晾几天也行。喜欢尝新,鱼竿换新速度比老化汰换速度快的钓友。一般来说,钓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深入理解,对鱼竿的追求会更加的苛刻,毕竟做钓过程手感非常重要,这是直接的感觉;所以对称心的鱼竿也会特别的关照,特别海钓矶竿更需要关照,减少鱼竿受到伤害。
保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心境
保养就好比带小孩子去学游泳,上岸休息,大人总是要毛巾擦干他身子的水,首先全身湿的会感冒,即便是天热不大容易感冒,湿漉漉的,看着不踏实。不踏实的原因不仅在于感冒,而是在于对孩子的爱。
钓鱼本身就是娱乐加情怀,鱼竿是钓友的心爱之物,特别是资深钓友,保护心爱之物就是一种态度;保养换来的是一份踏实,这不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人生心境吗?!
开放的心态去接纳进步的、科技前沿的东西
拥抱科技,科技能改变我们的钓鱼娱乐方式,把时间和效率交给科技,让保养更轻松,增加体验与感受。不妨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鱼竿使用寿命的长短与平时的使用方式和保养有莫大的关系。使用抽拉式鱼竿时应将鱼竿粗的一端朝上倾斜让竿梢自动滑出,抓住竿梢后再将粗的一端向下,按顺序一节一节地向外拉出,接头处应拉紧,以免竿节反向滑落。在钓鱼时可能遇到鱼钩被水底的障碍物挂住拉不动的情况,此时垂钓者应该沉住气,不要死拉硬拽,要转换拉竿的方向角度,将鱼线放松,再试着轻轻提竿。钓到大鱼时,不要猛力提竿,应用手腕的力量向上扬竿,避免钓竿因瞬间受力过猛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