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柜的出柜指南

2025-04-15 13:30: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提高自我认同感
原因:自我认同感不高就会觉得同性恋是错的,即使出柜也很有可能再次入柜。
方法:多接触同性恋亚文化圈,了解这里有好人也有坏人。通过观察和亲身体会,深刻意识到同性恋只不过是一种很普遍存在的少众性倾向,明白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这样,明白自己没有得病,没有对不起家人,更没有对不起社会。消除恐同的情绪,对自己同性恋的身份持有安全感,认为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不会打扰甚至伤害到身边的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点,跟人聊到同性恋话题时,都能坦白自己是同性恋,并以同性恋的角度现身说法。
自我认同感不佳的表现:1.很想变成异性恋,或者宁愿自己是个双性恋。2.认为出柜会伤害到家人。3.把爱情事业学业人际方面的不顺心怪罪在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上。4.一想起自己是同性恋,就埋怨自己埋怨家人埋怨社会。
2.改善人际关系
原因:人际关系不好,别人话都不想跟你讲,见都不想见你,你怎么跟别人出柜?
方法:多跟人交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乐于助人,学会改掉不好的脾气,冷静协商。
人际关系不佳的表现:1.别人本来并不讨厌同性恋,但是因为讨厌你而讨厌同性恋;2.根本没心情听你的科普和讲解。
3.增强出柜的欲望,除去消极厌世的思想
原因:出柜是让你快乐地做自己,喜欢自己也喜欢身边的人,所以出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方法: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兴趣多一点你就不会觉得无聊了,而且这些兴趣能让你有收获,而不是像谈恋爱那样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搞不好对方心情不好还会破坏你的心情。兴趣爱好多起来,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也没自己想的那么糟,这个世界还是有点意思的。
消极厌世的表现: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常常为自己同性恋的身份苦恼,觉得自己这样的人还不如去死。
4.有机会可以去参加同性恋的公益活动,比如专家讲座会谈和同性恋游行,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原因:跟有相同志向的人,为LGBT群体的平等未来而努力做出贡献的人一起,近朱者赤。
方法:如果有在活动就在你身边举行,请你务必抽空去参加一次。特别是同性恋游行活动,你参加了之后才能深有体会,其实你作为同性恋走在街上,并没有人会歧视你,反而围观的人都是支持你的。所以不要说什么这个社会不理解同性恋之类的丧气话了。
认为自己孤单的表现:认为自己一个人出柜没用,从而抱怨那些没出柜的同性恋。
5.不断练习出柜,提高自己出柜的技巧
原因:熟能生巧。
方法:找你信得过的人练习,可以是网友,可以是已经对他们出柜的人,还可以给自己划定难度级别,比如同学朋友是一级,老师长辈是二级,父母是三级等等。
出柜不熟练的表现:出柜时说半天也讲不到重点。
向父母出柜(上)
只有你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向父母出柜?”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你应该“豁出去”马上告诉父母,那就是他们反正也会知道。不要让他们从第三者那里听说——比如说媒体,另一个家庭成员,街坊里爱惹麻烦的人或者流言蜚语。从你这里听说,情况会好得多。
除此以外,时机全在于你自己掌握。显然,如果处在一段稳定的感情关系之中,你往往会有更强的动机向父母表白,但其实也有很多其它的理由促使你出柜。其中最好的一个是从长远来讲,你将更容易坦然地面对自己,不必面对谎言和骗局。向父母隐瞒性倾向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你的生活,这不仅疏远了你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使你无法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关爱。
只有你才知道自己的父母会如何反应——不过他们经常会出乎你的意料。父母的天性使他们对子女总是宽容有加,但我们还是建议大家要小心:如果你的生计依赖于父母(或者你和父母住在一起),在告诉他们之前,一定要对他们的反应感到十分确定。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最好等到自己在经济上比较独立的时候再坦白。这种做法确实不够诚实,但我们却不得不如此处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好充分准备。
通常,在宣布之前,强调互相尊敬和热爱是很有好处的。比如,“你们知道我多么爱你们,否则我不会把这条关于我的十分重要的信息与你们分享……”如果你和父母一直处于良好的互相支持的关系中,他们尽管生你的气(甚至惩罚你的时候),也会让你知道他们很爱你,你会相当安全。如果他们尽管自己不同意,但是仍然支持你的话,情况会更好。  但是不要利用这些给自己找口实,例如不要说:“爸爸,如果你不离婚,我是不会这样的……”这不仅起反作用,而且有悖于事实。父母有负罪感是自然的事,但这种负罪感并不正确。没有人可以把你变成同性恋,你就是这样。弗洛伊德的那种的“缺少父爱,强权母亲”的骗人理论和其他的伪心理学理论都是胡说八道。没用人应该受到责备。人人都应该接受同性恋这个现实,快乐地面对生活。  同时,不要过多争辩。同性恋这个话题对父母来说是陌生的,他们的无知和偏见都是很自然的事,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偏见和无知是因为异性恋至上的社会传统,和我们所处的恐同社会所造成的错误。我们在说服他们接受同性恋时,既要态度坚决,又要不急不躁。 事先最好做些准备。尽量了解同性恋的理论,找几本相关书籍读一读,这样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显得令人困惑或者语无伦次。不过,不要因此自鸣得意。态度上要做到自然,行为上要乐于解决问题。  最后,你应该理解到,父母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消息。不要强迫他们马上宣布接受,而应该以亲切的语言安慰父母,给他们时间去思考你所说过的话,让他们接近你内心的感受。
向父母出柜(下)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帮你了解当你向父母出柜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想法会是如何。首先,你需要明白,他们对你的反应不是因为不敏感或缺乏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感到迷惑、担忧甚至愤怒。你要了解为什么和怎样去为他们的感受创造空间,因为,你最终也要请他们为你创造空间。这些事情需要时间。
当父母知道他们的孩子是同性恋时,他们会担心自己,担心其他人,当然他们更会为你感到担心。  1.责备自己:  不论多么不合逻辑,父母总是认为子女的同性倾向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总是问,“我们做错了什么?”显然,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虽然性倾向的成因仍有争议,但已有科学证明性倾向是天生的但不是遗传的,同性恋的子女中具有同性倾向的人并不多。事实上你可以回答父母:同性恋的成因真的很重要吗?支持和爱你是否取决于能否找到一个成因?我们是否要求异性恋者以同样的方式审视自己的性倾向?事实上,同性恋者存在于各种职业、宗教、国籍和种族的人群中,因此像异性恋者一样,同性恋者各不相同,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的性身份。也许我们仍然好奇,但要支持和爱你,你为什么是同性恋其实并非那么重要。
另一方面,他们眼看着自己的梦想烟消云散。父母通常已经为孩子的生活勾画好了蓝图。他们希望你结婚,建立自己的家庭,然后让他们抱上孙子——基本上也就是他们自己生活的再版。当明确地知道这一切成为不可能时,父母们显然会有一种失落感,他们需要时间来调整这种感受。这种情况并不是同性恋子女的父母所独有的。任何家长迟早要接受这个现实:孩子已经长大,要自己拿主意了。生活方式只是其中的一件事而已……他们甚至怀疑你是被上天选为同性恋的,以此来伤害他们,惩罚他们,来出他们的丑。这种想法是愚蠢的。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性倾向——这是你的本色,就象人不能选择眼睛的颜色一样。不幸的是,在这个感情激动的时刻(仿佛他们看到世界在他们眼前消逝),他们很难理智地思考这些问题。你要保持耐心与宽容。
2.他们也会考虑到其他人:  在你出柜以后,父母也有一个出柜的过程。向大家宣布“我是同性恋”不容易,向大家宣布“我的孩子是同性恋”也同样不容易,尤其是他们并没有过同性恋者的实际经历时。记住,虽然他们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他们继承了社会上的恐同心理。他们担心朋友或邻居会时不时地问他们,“XX还没找到女朋友吗?”  3.他们为你担心:  你会不会有法律上的麻烦?能不能找到工作,或者维持你的工作?会不会受到反同性恋者的殴打?会不会得艾滋病,会不会死掉?将来你会孤独吗?如果你想要小孩或者成家怎么办?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在他们的脑海中出现,而答案只是“也许吧”。但是你要记住,类似的问题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管那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未来的老板也许不喜欢你的政治倾向或者宗教信仰,我想你不会因此而改变这一切。
也许还有一长串的其他问题在父母们的脑子里嗡嗡响着。所有的问题都有完全合理的解释,只是他们需要时间和清醒的头脑来理解这些答案。  以下是你在对父母做思想工作前,应该自己感到完全清楚的几个要点:  1.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们?
你可以问他们是否愿意你向他们对此缄口不语。也可以问他们是否愿意你在他们面前撒谎。向他们坦白你是同性恋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标志,表明你对他们是多么热爱和尊敬,同时反过来,也表明你多么需要他们的关爱和尊敬,要求他们了解一个“全部”的你,而不仅仅是对你这张画板的边边角角而已。  2.没准一个精神病医生可以治好你?  对于这种看法,你要坚定地反驳说: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根本谈不上治疗,而且也无药可治。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世界卫生组织,都早已把同性恋从性心理障碍中去除。实际上,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精神病学会都已经声明即使仅仅是尝试治疗也是不人道的。如果请来心理医生,也许更大的作用在于使父母(有时候包括子女)接收子女的性倾向,使孩子学会立足于无知和怀有偏见的社会。 1.出柜不是完结篇,而是进行式,所以请坚持出柜
像减肥是女人的终身事业一样,出柜也是同性恋的终身事业。我们活着就要不断认识新朋友,熟了之后自然会聊起私事,所以出柜是没完没了的。人生的完结篇不是出柜,而是死。如果你不能坚持出柜,即出柜后又入柜的话,那请你反思下你当初出柜是为了什么?
2.深刻认识出柜与爱情无关
有些同性恋者出柜后找不到对象,就认为出柜没用。那么满脑子米青虫或卵虫地看待出柜,那你就错了。出柜可以让你堂堂正正做人,行得正,但是不能给你带来财富和美人。异性恋可是很明白这个道理,要美人和财富,就提高自己的被利用价值。只有每个人都想利用你,都觉得你有用的时候,你才能吸引他们,得到甚至可以挑选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