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并不难学。但是有许多上海人就是学不好。学了许多年,说起普通话总是发音不标准,原来是我们从小所说的方音在作怪。普通话发音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而我们上海人从小所说的却是上海话。上海话属于“吴方言”。这种方言的发音跟北京语音有一些地方不同。受到吴方言的影响,我们的普通话发音就难免“不地道”了。这些“不地道”的地方,就形成了“上海腔”。所以要学习标准、地道的普通话发音,我们就一定要摆脱上海话培虚发音的影响。
要想克服方言影响,当然先得知道上海话发音跟普通话发音主要有哪些不同。其实上海人要想学好普通话,在发音方面只要掌握下面三个要领就可以了。
第一个要领是学会“翘舌音”。在普通话里,有许多字音发音的时候舌尖是往里面缩的,听起来声音很柔和,这就是声母zh、ch、sh。但是上海话里面没有这一组声母。上海人说话的时候,碰到这些字就发成类似的配伏燃“平舌音”声母z、c、s。虽然听起来差不多,可是“平舌音”发音的时候舌尖平伸,并且有时候会碰到上面的牙齿,发出丝丝声,听上去就远不如“翘舌音”好听了。
更重要的是,发音不标准还会叫人误会你的意思。例如上海人常常把“吃(c师)饭”说成“ci(粢)饭”,其实“chi饭”是一日三餐,而“d饭”却成了糯米饭包油条的早点了。
我们看看“常用词语100个”:从“制止”到“赏识”,每一个音节声母都是“翘舌音”;从“制厅族造”到“成材”,每个词语都由一个翘舌音和一个平舌音组成,是“翘”+“平”的格式;从“自主”到“私事”,则是“平”+“翘”的组合。我们用三个词语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制止”是“翘”+“翘”的格式。这两个字声母都是“zh”。“制造”是“翘”+“平”的格式:前一个音节声母是“zh”,后一个音节声母是“z”。“自主”是“平”+“翘”的格式:
前一个音节声母是“z”,后一个音节声母是“zh”。如果我们把“制”的声母说成了“平舌音”,那“制造”就变成了“自造”;如果把“自”的声母说成了翘舌音,那“自主”就变成了“至嘱”。完全是别的意思了。
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中的三种组合方式来练习平翘舌音的发音。
第二个要领是嘴唇活动要积极。这是发准“复韵母”的关键。普通话里有大量的复韵母,上海话里的复韵母没有那么多,特别是普通话里有很多复韵母发音时嘴唇活动要从大到小,例如“ai、ei、ao、ou”等,但是在上海话里就没有这样发音的复韵母。所以,上海人发这样的复韵母往往出现嘴唇活动不积极的现象,听起来就是“发音不到位”。由于发音不到位,就会使得原来有很大差别的韵母变成差不多的音,以致造成意思的混淆。
我们看看“常用词语100个”中从“哀求”到“有些”的词语,它们的韵母都是复韵母。我们用“好多”为例来说明一下:“好”
的韵母是复韵母“ao”,发音时,嘴唇从大到小;“多”的韵母是“uo”,发音时嘴唇从小到大。但是在上海话里这两个音节的韵母都不是复韵母而是单韵母,发音时嘴唇不需要变化;受到上海话的影响,许多人在说普通话时嘴唇活动也就不积极。把“好多”说得像“虎都”,本来区别很大的两个韵母几乎变得完全一样了。
这种“发音不到位”的状况还表现为在发音时丢掉了一些不应该丢掉的东西。例如“对待”的“对”里有一个“u”的音,但是许多上海人因为上海话里面没有这个音,在说普通话肘也丢掉了“u”,把“对待”说得好像“待待”。
学习发好复韵母的关键是嘴唇不要“偷懒”。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从“哀求”到“有些”的词语来反复练习。
第三个要领是分清前后鼻音。普通话里有两类鼻韵母,一类带着前鼻音韵尾,例如"an、en、ian、in”,叫做“前鼻音韵母”;另一类带着后鼻音韵尾,例如“ang、eng、iang、ing”,叫做“后鼻音韵母”。但是在上海话里韵母却没有“前后”之分。两个上海人见了面,一个问:“您贵姓?”一个回答:“免贵,姓陈。”另一位还非得再问:“是耳东陈还是禾旁程?……”怎么这么啰嗦?要是两位北京人见了面,就绝不需要说这么多。因为在普通话里这两个姓发音是不一样的。“陈”是前鼻音而“程”是后鼻音。别人告诉你“我姓陈”一听就明白是“耳东陈”,因为他发的是“前鼻音”;要是“禾旁程”呢?就一定发出“后鼻音”了。可是,就因为上海话没有前后鼻音的差别,不论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都说成不前不后的“中鼻音”,于是人们就不得不用“拆字”的方法借助汉字来区别。
上海人最不容易分辨的是in、ing和en、eng这两对鼻韵母。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最后的词语来分辨它们。从“仅仅”到“拼音”,每个音节韵母都是前鼻音门。从“明星”到“经营”,每个音节韵母全都是后鼻音ing。如果把它们的韵母前后鼻音交换一下,它们的意义马上就变了。例如“经营”,两个音节都是后鼻音。如果我们把后鼻音韵母换成前鼻音韵母,那么“经营”就变成了“金银”。我们对比一下:
jingying jinyin
经营——金银
要想发准前后鼻音,要注意:发后鼻音的时候嘴要张大一点,舌头往后拉,快结尾的时候舌根抬起来顶住上腭;发前鼻音的时候嘴不要张得很大,舌头往前推,快结尾的时候舌尖抬起来顶住上齿背。
从“进行”到“听信”,是in+ing和ing+in的组合。前五个词语是前鼻音在前;后五个词语是后鼻音在前。同样,如果变换次序,也会造成意义的改变。例如“心情”和“辛勤”、“平民”和“贫民”的区别就是组合方式不同,我们对比一下:
xinqing xinqin
心情——辛勤
pingmin pinmin
平民——贫民
从“本身”到“整整”,是en和eng的练习。其中,前七个词语每个音节韵母都是前鼻音即;后三个词语每个音节的韵母都是后鼻音eng。(由此可见在常用词语中前鼻音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后鼻音,上海人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应该是前鼻音。)
最后10个词语是en+eng以及eng+en的组合。前四个词语是前鼻音en在前;后六个词语是后鼻音eng在前。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练习分辨前后鼻音。
除了字音的问题之外,要把普通话说好,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的问题。
“轻声”是普通话重要的特点。普通话的节奏感很强,也很有音乐性,这跟“轻声”有很大的关系。“轻声”使普通话里有些音节会变得又轻又短。这样,非轻声的音节又重又长,轻重对比,长短交错,就产生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同时“轻声”和“非轻声”还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我们嘴里的舌头,这“头”就不能说得跟“头发”的“头”一样重。要说得一样,那“舌头”听起来就像是“蛇头”,跟偷渡沾上了边似的。我们一定要把“头”说得又轻又短,那怎样才算“又轻又短”呢?我们的标准是听不出这个音节原来的声调。例如“头”原来是第二声,在“轻声”的状态下,你要让别人听不出“第二声”,就算你发对了。
哪些词语是轻声词语?有的有规律,有的就要靠记忆了。在“常用轻声词100个”中我们列举了1m个S玫那嵘�视铩F渲星?SPAN lang=EN-US>20个词语是有规律的轻声词。例如带上“子、儿、头”的名词——包子、孩子、舌头、码头,表示多数的“们”——我们、他们,动词后面的“了”——为了,重叠词——爸爸、妈妈,表示所属的“的”——你的,一些连绵词——玻璃等。
“儿化”也是普通话发音的特点之一。普通话里把一些词语加上“儿”音。有的表示“小”,例如“小辫(儿)”,有的表示“少”,例如“一会(儿)”,还有的表示喜爱,例如“小孩(儿)”。
有的“儿化”和不“儿化”可以区别意义。例如“盖上盖儿”,前一个“盖”不“儿化”是动词,表示一个动作;而后面的“盖”儿化了,这时,它表示的是一种物件,成了名词。
我们在“常用儿化词100个”中给大家列举了100个常用的普通话儿化词语。这些词语有的直接写上了“儿”,例如“这儿”、“那儿”、“哪儿”;有的没写上“儿”,例如:“大伙”、“一块”,但是无论是否写出“儿”字,在发音时必须注意不能把“儿”发成一个单独的音节而要把“儿”跟前一个音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音节。经过“儿化”之后,“JL”就变成了儿化韵尾。
掌握了声母、韵母、轻声、儿化,您的普通话就相当不错了。当然,要真正达到“炉火纯青”,还得在容易误读的声调、语调、多音多义字等方面再下一番工夫。相信您会以这本小书作为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要注意每个拼音的发音规律、方法,练好拼音,接着,依照拼音读准每个字的读音,遇到不懂的或模糊的要勤查字典,不要嫌麻烦。另外,还要注意轻声,要说得又轻又短;以及儿化,儿化也要说得好,因为后面的“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例如“花(儿)”的发音是huār,不是huā’ér.对了,还要多看电视中用普通话主持的节目(听广播也可以),这样,普通话的水平就会慢慢提高了
要发好平翘舌音,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这几个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从发音部位上看,z、c、s是舌尖和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因此叫做舌尖前音。zh、ch、sh、r是舌尖翘起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因此叫做舌尖后音。(舌尖与上齿背、硬腭成阻的具体位置请见发音器官图:http://lab.hunnu.edu.cn/ec/C346/Course/Pic/2.jpg)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发音部位,对照网上的发声图比较一下自己是否存在问题,尽可能让自己激兆芹的舌尖和硬腭动作都做到位。
从发音方法上看,z、ch、zh、ch都是猜迟塞擦音,舌尖和硬腭先完全闭塞,气流经过口腔先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s、sh、r是擦音,舌尖和硬腭非常接近,留下窄缝,然后气流经过口腔时从窄缝挤出,摩擦成声。
按照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发这几个音应该就能发准确了。然后就需要再多实践,平时说话时候多注意,也可以专门读一些平翘舌音结合的绕口令,慢慢地就能熟练了。下面帮你找几条比较好的绕口令。
zh、ch、sh:大车拉小车,小车拉小石头,石头掉下来,砸了小脚指头。
r:夏日无日日亦热,冬日有日日亦寒,春日日出天渐暖,晒衣晒被晒褥单,秋日天高复云淡,遥看红日迫西山。
s-sh: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
s-sh: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司小四买了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史小世买了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换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不换司小四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司小四说我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史小世说我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s-sh:石小四,史肖石,一同来到阅览室。石小四年十四,史肖石年四十。年十四的石小四爱看诗词,年四十的史肖石爱看报纸。年四十的史肖石发现了好诗词,忙递给明毕年十四的石小四。年十四的石小四见了好报纸,忙递给年四十的史肖石。
有机会也可以向普通话说得好的人当面请教。
坚持用普通话与人交流~
多观看央视的新闻播报~
另外可以参加普通话的培训~
推荐你练习下绕口令:
【声母】
b-p:补破皮褥子不如不补破皮褥子(《补皮褥子》)
b-p: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册早,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葡萄皮儿》)
d: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别炖我的炖冻豆腐。要是混充会炖我的炖冻豆腐,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哪就吃不成我的炖冻豆腐(《炖冻豆消姿桐腐》)。
l:六十六岁刘老六,修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楼上摆了六十六瓶苏合油,门前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柳上拴了六十六个大马猴。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打翻了六十六瓶苏合油,压倒了六十六棵垂杨柳,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气死了六十六岁刘老六(《六十六岁刘老六》)。
d-t:大兔子,大肚子,大肚子的大兔子,要咬大兔子的大肚子(《大兔子和大肚子》)。
n-l:门口有四辆四轮大马车,你爱拉哪两辆来拉哪两辆(《四辆四轮大马车》)。
h:华华有两朵黄花,红红有两朵红花。华华要红花,红红要黄花。华华送给红红一朵黄花,红红送给华华一朵红花(《华华和红红》)。
j、q、x: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偷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偷了七巷漆匠的漆。(《漆匠和锡匠》)。
g-k: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拿坦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哥挎瓜筐过宽沟》)。
h-f:一堆粪,一堆灰,灰混粪,粪混灰(《一堆粪》)。
z-zh:隔着窗户撕字纸,一次撕下横字纸,一次撕下竖字纸,是字纸撕字纸,不是字纸,不要胡乱撕一地纸(《撕字纸》)。
s-sh: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三山撑四水》)。
z、c、s-j、x司机买雌鸡,仔细看雌鸡,四只小雌鸡,叽叽好欢喜,司机笑嘻嘻(《司机买雌鸡》)。
zh、ch、sh:大车拉小车,小车拉小石头,石头掉下来,砸了小脚指头(《大车拉小车》)。
r:夏日无日日亦热,冬日有日日亦寒,春日日出天渐暖,晒衣晒被晒褥单,秋日天高复云淡,遥看红日迫西山(《说日》)。
sh、四声:石室诗士施史,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是十石狮尸,试释是事实(《施氏食狮史》)。
以上说的太复杂了,我来总结一下.
其实大多数人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槐仔主要是几个原因;(读的时候不要漏风)
1.平舌.翘舌
2.n和l发不标准.
讲解;平舌主要的是Z.C.S读这写音节的时候注意舌头不要翘起来,而读到Zh.ch.sh.r舌头就要翘起来了.
n.l不能分辨.n是靠鼻子去发音的,l舌头要卷起来.
其实想说好普通话其实没那么难的,我以前老师也有教我们铅缓汪,后来我们还要去考试,年级100多哪猛人去考试,结果只有4个人通过了,我就是其中之一,2甲,其实你只要把我上述说的多注意一下,就能学好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前我学普通话的时候还自己编了一个很有趣的句子,拿出来分享一下,
学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走在大街上,人们都讲话.
有的福普话,有的标普话.
前方一群人,正在讲着话.
讲话听一听,那是什么话.
哎呦我的妈,原来标普话.
只要找人教你读准确s sh c ch z zh l n 就算是基本过了,你想办法记住源缺孙他们,区别的记住他们,可以发雹链挥些联想,巧妙的去记.比如记住一个例词.普通话就会好的多了扮锋.实在不行,就死记硬背,读慢点没关系,要读准确,再记忆!^-^你肯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