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星官,是如何与现代天文学的“超新星“”彗星”对应的?

2025-04-13 03:37: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由于水星和金星在太阳系中的环日轨迹处于地球内侧,在地球上的视觉角度不会离开太阳太远.所以只能在黄昏或黎明出现.而其他三星,则可以出现在远离太阳的位置上.

之前谈到的“荧惑守心”和“太白蚀昴”等天象,这些天体本身都有一定程度上代表某些属性的意味,如“荧惑”常常有代表战争和灾难的意味,如果移动到心宿,就称为荧惑守心,被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火星侵入心宿,金星逆行,一般象征灾祸,这两种现象之前都有提及这里不再重复赘述。木星冲日,则是比较吉利的象征;古代认为土星每28年运行一周天,

好像每年分别坐镇28星宿中的一宿,故名“镇星”。之前有提到过“日月星辰”辰即为黑洞等不可见的天体(阴中之阴)。而诸如超星星,彗星,流行等天体实际上古星相学中也有记载。但是,黑洞等难以观测的通常只是有概念,并不用于记录,而客星、彗星、流星,这些天文现象,由于出没无常,往往和人间的吉凶祸福关系不很密切,其观测的天文意义多于预测意义.

日月五星都是运行在地球周围的质量巨大的天体,他们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很可能确实对地球上的生命有一些影响.而客星由于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彗星与流星的质量又非常小,所以对人类的影响似乎难以看到.史书记载中的客星,顾名思义“客来之星”,主要是指新星、超新星和彗星,偶尔也包括流星、极光等其他天象。这类天体如“客人”一样寓于天空常见星辰之间,故谓之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