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的经历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虽然舍友间摩擦不断,但是也有共同的汗水,共同的欢笑,毕业多年,幸福的感觉和关心的电话能够缓解工作的压力。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实际上有很多本质的改变:
人际关系方面:
高中的人际较为简单,大家有着单纯而又统一的目标。——上大学。那个时候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会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核心人物。其中不乏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大家因此有着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
大学生面对的是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新同学,学习成绩好不再是大家追求的统一目标。一个宿舍的同学朝夕相处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
现在大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过分地倾向于自我防护而陷入孤独的境地,并与低自我意识之间形成恶性循环。而人际适应不良又会折射到大学生活的其他方面。当封闭的内心不能承受高压时,他们又变得暴躁易怒、愤世嫉俗,甚至倾向于采取攻击行为。
对于一些问题,我们解决的思路有的时候可以来个360度大转弯。实际上,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积累实际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生活变得充实而丰富,学习上的不顺心,人际上的小矛盾,不适感也就不会放在心上了。
社会活动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发挥特长,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感,可以结交更多有价值的朋友。
另外,结识1到2位良师益友,多去老师家里了解一下,多去长辈家里,这样工作后也许只有你还跟老师走的很近。
此外,多利用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思考未来。独立与安静是一个成熟的人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才能拥有的品质,内心的宁静,是一种人格力量。有这么一句话,安静的力量,有的时候可以感动一切。
是啊,跟我一个宿舍的也这样啊,不过一个宿舍的最好不要跟他们闹不愉快,以后还要一起住呢,卫生吧你们可以商量着制定个规矩啊,以前我们宿舍就是规定星期几谁扫地或是谁跟谁负责这个星期,这样好多了,至于水也可以按同样的方法,如果你喝的多可以主动多抬几次,反正我个人特别烦这种人,但还是要相处,不过我永远不会把这种自私的人当真正的朋友,至交几个就够了,难道你就不交别的朋友了?是吧。。。
我觉得男生的寝室的话就应该打架。真的,打完了还是朋友,不打他们蹬鼻子上脸,反正东北这边就是直接干,干完了别的人一调和就合了,但是千万不要想跟自己比较铁的哥们住一起,因为远了香近了臭都是有根据的。真的是这样。
这个问题应该是老问题了,,其实我也碰到过的,,现在我还处迷茫的阶段呢,,不过我是不会在意那些人的,有的时候他们的行动真的影响了我,打破我生活规律,但是我只是一点点的去想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多,只是因为他们没考虑到我们的问题吗,,不是的,我不主张忍,,但是 你要做出你自己的事情来 ,,要让他们觉得 他们的 行动已经影响了你,,如果 他们还是那样执迷不悟的话,,那你再来找我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