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F3弹出Minecraft调试屏幕,它显示了区块缓存、内存使用、地图种子、多项参数、地图坐标和当前游戏帧率性能等,调试界面会在需要向其他玩家描述自己位置或监测游戏性能时发挥很大用处。
使用Shift+F3可在右侧呼出饼图,实时显示各项分析信息。可使用1-9键放大查看某一项的详细信息。使用0键返回至上一视图。
使用Alt+F3可在左下角呼出帧生成时间柱状图,并附有每帧1/60秒和1/30秒的参考线。数据柱形的颜色从绿色到黄色再到红色,表示帧生成时间越来越长。
扩展资料
相关快捷键:
1、按住F3时按下A会重载所有区块。
2、按住F3时按下B会显示所有的实体的碰撞箱和指针指向。
3、按住F3时按下C会使用/tp命令的形式来复制你的位置,若持续按住则会使游戏崩溃。
4、按住F3时按下D会清空聊天栏。
5、按住F3时按下F会改变渲染距离,从近到远。而按住F3时同时按下Shift和F则从远到近改变渲染距离。
6、按住F3时按下G会显示区块边界。
7、按住F3时按下H会在物品的标签(就是鼠标移到背包内物品上显示的窗口)中显示物品的ID或英文名称。
Minecraft调试屏幕通过按F3弹出。
它显示了区块缓存、内存使用、地图种子、多项参数、地图坐标和当前游戏帧率性能等。
它对告诉其他玩家你在地图的位置和监测游戏性能很有用处。
C:渲染区块数/总区块数。计数所有的渲染操作:如果一个区块渲染了两次(例如因既包含水又有普通方块)也会被计数两次。
F:所有在视野距离外载入的区块数。计数所有的渲染操作。
O :通过隐藏面剔除算法移除的区块数。计数所有的渲染操作。
E (第一行):空区块数。这些区块因一至两个原因而被跳过:要么区块尚未被载入且未被渲染成多边形,要么区块在当前的渲染操作中没有需要被绘图的东西。计数所有的渲染操作。
E (第二行):渲染实体数/总实体数。
B:未被使用,总是0。或许以前用来计数因隐藏区块而被移除的实体数。
I :不可见的实体数。
P:屏幕中的粒子数。
T:未知。当前显示“All:”后跟载入的实体数(包括生物以及掉落的物品)。
MultiplayerChunkCacheChunkCache:所能载入的最大区块数。
x:玩家的位置相对0,0位点偏东的距离(负值为偏西)。
y:玩家以方块计数的海拔高度(63是主世界的海平面高度,11是主世界岩浆池的高度,31是下界岩浆海的高度)。坐标取自脚踏高度而非视线高度(注:站在平地站立/潜行可以注意到其并未变化)。
z:玩家的位置相对0,0位点偏南的距离(负值为偏北)。
f:玩家的朝向(0-3分别为:南、西、北、东)。
lc:所在区块的最大高度(使用立方形的区块部分,所以高度显示都是16的倍数减1)。
b:显示你所处的生物群系。
bl:显示除日月外由其它方块所带来的光照的等级(blocklight)。
sl:显示由日月所能带来的光照等级(skylight)。
rl:显示你所在位置“原始的”、总共的光照等级(rawlight)。
ws:行走速度。
fs:飞行速度。
g:重力,为一布尔值,如果玩家接触地面时则为真。
资料参考:http://minecraft-zh.gamepedia.com/%E8%B0%83%E8%AF%95%E5%B1%8F%E5%B9%95
一些坐标啊之类的。一般是用不到的,用到最多的就是坐标了,就是那个x、y、z 的值
在我的世界(Minecraft)中,按“F5”键可以转变视角。第一次按F5为第三人称视角,玩家可以在这个视角通过在玩家后面的视角操作;第二次按F5件就为正对自己的视角了,玩家可以通过鼠标控制人物的正面视角。
与其相似的按键还有:
F1隐藏界面:可以将物品栏和生命,饥饿等状态栏隐藏,再次按下可恢复
F2截图:可以按F2截下当前视野内的图像
F3数据面板:主要作用为可以看到玩家的当前坐标(在z,x,c相对应是数值)
F11全屏:全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