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的浮力较淡水更大,能够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各种庄稼的种子,都有一定密度。长得很饱满的小麦种子,密度超过1.2× 103kg/m3;长得很饱满的芒粳的稻种子,密度超过1.1×103kg/m3;干瘪的和被虫子蛀坏的种子的密度都比饱满的种子的密度小得多。
盐水选种,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来。选小麦的种子的盐水是把盐水配成密度在(1.16~1.2)× 103kg/m3之间.把小麦放在这样的盐水里,密度超过1.2×103kg/m3的好种子都沉在水底,因为它们受到的浮力小于它们的重力,密度小于 (1.16~1.2)×103kg/m3的坏种子都在盐水中浮起来,这样好坏种子就很容易地被分开了。
各种作物的种子密度都不一样,所用的盐水浓度也应不一样。例如芒粳稻种子的密度较小,用来选稻种的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
用这种方法选种,要掌握好盐水的浓度;最好用比重计来测定。如果没有比重计,可将已经溶解的盐水舀出一碗,然后放进一匙要选的种子,假使全沉下去,说明盐水太淡,应继续加进食盐;如果大部分种子飘在水面,说明盐水太浓,应加水稀释,直到大部分种子斜卧在碗底为止。
盐水连续使用多次,盐分会被种子带走,应适当加盐,以免浓度降低,影响选种质量。同时,种子经盐水浸泡,表面会受伤,因此,种子从盐水里捞出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然后才能播种。
由于该盐水的密度为600/500=1.2*10^3千克每立方米,所以不符合要求。
应该加水,因为密度比标准的大了,而水的密度是1*10^3千克每立方米,加水能降低它的密度
(1)解:v=0.6dm³=600 cm³
ρ实=m/v=540/600=0.9kg/ cm³
∵1.1≠0.9
∴不符合
(2)解:应该加盐
(m加+m)/(v加+v)=1.1
(m加+540)[m加÷(1.2×10³)+600)=1.1
m加=120
答案不确定,你自己算一下,或者你变成体积也行,得到体积再算质量
选种的食盐水的密度=1.1*10^3千克/米^3=1.1克/毫升.
现在配得的食盐水的密度=600/500=1.2克/毫升.(不符合要求)
由于食盐水越浓密度越大,所以现在配得的食盐水中食盐含量(浓度)高了.因此应该加水稀释.
用的过程中会浪费,所以要继续加盐。